第2部分(第3/4 頁)
的事物放在一起,創造一個虛假的‘觀念’罷了。”
“是的,我明白了。這的確是很重要的。”
“明白了就好。休姆希望審查每一個觀念,看看它們是不是以不符合現實的方式複合而成的。他會問:這個觀念是從哪一個印象而來的?遇到一個複合觀念時,他要先找出這個觀念是由哪些‘單一概念’共同組成的,這樣他才能夠加以批判、分析,並進而釐清我們的觀念。”
“你可以舉一兩個例子嗎?”
“在休姆的時代,許多人對‘天堂’或‘新耶路撒冷’有各種生動鮮明的想象。如果你還記得的話,笛卡爾曾說:假使我們對某些事物有‘清楚分明’的概念,則這些事物就可能確實存在。”“我說過,我的記性不差。”
“在經過分析後,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對‘天堂’的概念事實上是由許多元素複合而成的,例如‘珍珠門’、‘黃金街’和無數個‘天使,等。不過到這個階段,我們仍然還沒有把每一件事物都分解為單一的元素,因為珍珠門、黃金街與天使本身都是複合的概念。只有在我們瞭解到我們對於天堂的概念實際上是由‘珍珠’、‘門’、‘街道’、‘黃金’、‘穿白袍的人’與‘翅膀’等單一概念所組成後,我們才能自問是否真的有過這些‘單一印象’。”
“我們確實有過,只是後來又把這些‘單一印象’拼湊成一幅想象的影象。”
“對,正是這樣。我們在拼湊這類想象圖畫時除了不用剪刀、漿糊之外,什麼都用了。休姆強調,組成一幅想象圖畫的各個元素必然曾經在某一時刻以‘單一印象’的形式進入我們的心靈。否則一個從未見過黃金的人又怎能想象出黃金街道的模樣?”
“很聰明,但他怎麼解釋笛卡爾對於上帝有很清晰判明的觀念這個現象呢?”
“休姆的解釋是:假設我們想象上帝是一個無限‘智慧、聰明、善良的事物’,那麼‘上帝’這個觀念就是由某個無限智慧、某個無限聰明與某個無限善良的事物共同組成的一個‘複合觀念’。如果我們不知道何謂智慧、何謂聰明、何謂良善的話,我們絕不可能形成這樣一個對上帝的觀念。當然,也有些人認為上帝是一個‘嚴厲但公正的父親’,但這個觀念同樣是由‘嚴厲’、‘正義’與‘父親’等元素所組成。休姆之後的許多宗教批評人士都指出,人類之所以對上帝有這些觀念,可能和我們孩提時代對父親的感覺有關。他們認為我們對於父親的觀念導致我們對於‘天父’的概念。”
“也許是吧。但我從不認為上帝一定是個男人。有時我媽會叫上帝‘天母’(Godiva)以求公平。”
“無論如何,只要是無法回溯到特定感官認知經驗的思想與觀念,休姆便不接受。他說他要‘TF那些長久以來主導哲學思想,使得哲學蒙羞的無稽之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使用一些複合觀念,而不去思考這些觀念是否站得住腳。以‘我’(或自我)這個問題為例。這是笛卡爾哲學的基礎,是他全部的哲學賴以建立的一個清晰判明的知覺。”
“我希望休姆不要否認‘我’就是我,否則就真的是太胡扯了。”
“蘇菲,我希望這門課能教你不要妄下定論。”
“對不起。你繼續說吧。”
“不,我要你用休姆的方法來分析你所認知的你的‘自我’。”
“那我必須先了解自我是一個單一概念,還是複合概念?”
“你認為呢?”
“我必須承認我覺得自己挺複雜的。比方說,我很容易發脾氣,也滿優柔寡斷的。有時候我會對一個人又愛又恨。”
“那麼,這個‘自我概念’就是一個‘複合觀念’。”
“好吧。那我現在得想一想我是否曾經對於這個自我有過這樣的‘複合印象’。我想大概有吧。事實上,我一直都有。”
“你會因此而擔心嗎?”
“我是很善變的。今天的我已經不是四歲時的我。我的脾氣和我對自己的看法可能會在一分鐘內改變,我可能會突然覺得自己使‘變了一個人’。”
不可知論者“所以說,以為自己有一個不變的自我事實上是一種不實的認知。你對自我的認知實際上是一長串你同時體驗過的單一印象造成的結果。正如休姆說的,這個自我‘只不過是一束不同的知覺以無法想象的速度接連而來,不斷改變並移動’的過程。他說,心靈是‘一個劇場。在這個劇場裡,不同的感官認知在各種位置和情況下輪流出現、經過、再現、消退及融合’。休姆指出,我們心中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