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他父親大笑之。
這句話隨後被人傳出,本來只是一個家庭閒話,但接著董小亮為了證明自己已長大成人,特地去妓院留宿,結果,黎明時分他爹摸到了妓院,大呼:“天已大亮,小亮何在?”
一名妓女在旁接嘴:“天雖大亮,小亮未亮,亮不亮,再催催?”
屋裡的董小亮不知道外頭在吵什麼,朦朦朧朧地回了句:“胡說,誰說我沒亮,我亮了三回了。”
於是,一院子嫖客笑倒。
妓院習慣在有客人留宿地院落門口點燃燈籠,提醒他人勿攪,久而久之,“亮”便成了“勃起”的代名詞。“亮”是開口音,這些對話用現代地普通話說,感覺不出味道,但如果用宋代的漢語連續吟唱,那就清脆噹噹、妙趣橫生了去年,董小亮的老爹迫不過董小亮的催逼,終於把部分產業的運作交給了這位小亮。沒想到,這位小亮果然聰明絕頂。他在和樂樓裡引進了海鮮概念,居然能從遙遠的大海輾轉運來新鮮的海貨。
宋代,吃海鮮的習慣並不流行,因為運輸不便加上大多數人不會烹飪,使得海鮮類產品腥氣十足。但董小亮主管廚房後,馬上引進大量聞所未聞的南洋香料,在烹飪方法上推陳出新,使得和樂樓頓時與這時代的酒店頂級大哥潘樓、楊樓相庭抗爭。成為業內三尊。
此後,已很少人敢當面嘲笑的問他“亮不亮”的問題。敢於當面取笑他的,至少都是與他身份相當地。或者身份高於他的人。所以趙興一開口,管事立刻明白:能知道“小亮大亮”這件事的人不多,基本上都是業內同行,但有資格當面取笑地人。能簡單得了嗎?
趙興沒有理會管事的獻媚,他伸手問對方要今日的菜譜,查問了一下上菜秩序,啪地一聲合上菜譜,淡淡的說:“讓你家小亮明天來一趟,就說趙離人回來了,有新花樣……不,我還是明天登門吧,嘗一嘗小亮調教地廚師手藝。”
趙離人?這個名字管事並不熟。但既然對方提到了調教廚師的事,顯然,自己的掌櫃與此人關係密切,連這樣隱秘的事都知道。一念至此,管事不敢怠慢,頻頻點頭。
和樂樓的菜式有點接近現代菜式組合,先是二十四個冷盤。分別是果八件、滷八件,以及鮮八件。
果八件是蜜汁梅肉、杏片、梅子姜、萵苣筍、芥辣瓜旋兒、廣芥櫻桃、糖霜梨、蘋果片……今天趙興在。吃的東西他更加精通,於是果八件成了果十二件,增添了水晶葡萄、酸奶哈密瓜、鹽水菠蘿、香橙片等四位汴梁罕見、和樂樓獨有的水果。
汴梁城六大名樓都有自己的特色滷味拼盤,和樂樓的特色是:白雲豬手、汾酒牛腱、老豆腐鵝肫。最近高小亮又添了種“彩虹辣鵝胗”,深受歡迎。而和樂樓最大地特殊之處在於海鮮八件的組合:涼拌海蜇頭、五香薰帶魚、蒜泥海帶、芥辣鰻肉等等。讓生在內陸的汴梁城也感覺到大海的風味。
冷盤端上去後。其餘人慢慢飲酒。和樂樓的酒也很有名,它獨有的名酒(專售酒)名叫“瓊漿酒”。除此之外。今天聚會的是官員,也出現了幾種皇親國戚家釀造地好酒,比如后妃家釀造的瀛玉酒、瓊酥酒,親王駙馬家釀造地瓊腴酒、蘭芷酒、玉瀝酒等等。
董小亮掌事後,和樂樓又多了一種專售酒,名字很怪,叫做的“琅(姆,一種甘蔗渣釀成的酒)”,據說是種海外名酒,但使用漢文包裝。酒還分為幾個系列,每種滋味各不相同:純白無色的叫“烈火冰泉”,粉紅色的叫“粉紅佳人”,綠色地稱“慘綠少年”,蘭色地稱“七海瑰寶”……
這些名字都很俗,但酒很好喝。考慮到這是種蠻夷酒,名字俗點大家就忍了。
今天出現的也有琅酒,這酒一雜就容易上頭。整個宴席中趙興一直待在廚房,監管夥計們上菜,等聽到屋裡說話音變地粗聲粗氣,並口齒不清時,趙興一聲輕笑,走到院中幾個箱子跟前,伸著指頭挨個指點,最終在其中一個箱子前停住了,他喊過一位閒散的跑堂,吩咐他把這箱子抬到客廳。
他這是為客人挑選禮物。
按規則,客人不能空著手上門,當然也不能空著手離開,這叫禮尚往來。本來這事應該由王夫人出面,但蘇東坡的小兒子蘇遁剛剛回家,再加上後院還有陳公川與趙興的家眷,所以王夫人與朝雲都去忙著接待,並照顧才回家的蘇遁。所以這事只好由趙興出面。
將一件件禮物按照名姓分包好,趙興接著吩咐人將禮物抬進客廳,自己則跟著送禮物的人走進屋內。
客人沒走就發禮物,這種做法是違反禮節的。一般來說,應該在客人走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