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部分(第3/4 頁)
五錢,銀四兩,綵緞四表裡,雜用絹三十匹;下戶銀三兩,綵緞三表裡,雜用絹一十五匹。”
這段規定彷彿是現代印度,現代的印度也常常因為女方陪嫁不足而無力成婚,所以政府特地用法律形式規定婚姻中聘禮與財禮的等級標準。以免因此產生法律糾紛。這在中國古代是獨此一份的,唐以前,法律還管不到婚嫁的財禮與聘禮多寡,而宋以後,則乾脆不予規定。
因為宋代這種嫁娶的高昂費用,也才導致宋人“榜下捉婿”風潮的大盛,連丞相家、親王家都不免受到這股誘惑。因為比較起走正式程式所需要的高額嫁資,僱兩三個壯漢到科舉榜下,隨便綁架一名新科進士甚至貢士,實在是價廉物美、經濟實惠又經久耐用的東西。
陳伊伊這裡調笑昌國公主這份禮物不知道誰出錢,實際上,宋代嫁女的高昂資費,連皇帝都叫苦不迭,比如宋真宗就無力給女兒置辦一份嫁妝,導致他有一個女兒不得不出嫁為尼,現代人也許聽到皇帝置辦不起嫁妝深感驚愕,但它確實在宋代出現過。
皇帝都愁嫁妝,錢王宮裡,簡王也被趙興的禮物嚇到了,他回完了“魚筷”,坐臥不安的在宮中亂轉,嘴裡心驚肉跳的念道:“兩艘鉅艦,他家竟然拿出兩艘兩千料鉅艦來作為議定禮,天爺,什麼樣的回禮能夠相稱,妹妹也,你哥哥我折騰不起了。”
昌國抿著嘴笑,宋代習俗,下的議定禮越貴重,越表明男方家中對女子的滿意。
所以昌國是心中滿意的,她才不理簡王的煩惱,細聲細氣的說:“哥哥慌什麼,你馬上要赴呂宋,正需要戰船往來,妹妹就把這兩艘戰船送把於你。實在嫁不起妹妹,你把一艘船賣了,碼頭上的商人一定會給你湊足禮物。”
稍傾,侍衛回報,說是趙興家中回答很滿意。簡王長鬆了一口氣,稍停,他小心的試探:“妹妹,我聽說趙家有家規,男子非二十不婚,趙雲那個小孩才十二吧,那你不是有八年時間,何必如此急切?”
昌國抿嘴:“妹妹既然出了京城,這八年又去哪裡,難道要返回京城等待——只有以趙家媳婦的身份,才能住入苿莉園,才能停留在昌國附近,這也是皇帝哥哥的意思。”
簡王點頭:“明白了,妹妹你可算好了,杭州雖然不比京城繁華,但此地物華阜茂,不次於京師多少。有了這份議親,你也可以像李清照一般出入無禁,皇兄一定感到放心了。”
昌國微微輕笑:“太宗家訓曰:出嫁從夫,昌國今後既然是趙家人,豈能再事事以皇家為主,皇帝哥哥做事確實輕浮,別說滿朝大臣,就連我們這些兄妹,不也頗為淒涼嗎?”
昌國公主說的是宋徽宗將他的一些兄弟遠封海外的行為,原本宋代藩王無需出京就藩,只需要遙領一份封地,而後由管家,或者太宰、宗正指定的官員代為管理就行,但現在為了控制海外,宋徽宗一狠心,將幾個兄弟轉封海外,並命令他們出京就藩。
其實,昌國公主封在昌國,原本也是鉗制趙興的一項舉動,因為舟山島正在杭州灣出口,封給昌國,恰好可以把趙興建設的軍港收歸皇家。只是皇家沒有想到,趙興推出了碼頭使用費這項措施,用租借的方式從昌國那裡租借港口的所有權,而且不由昌國反對,便將這筆財富劃撥給太宰鄭居中掌控。
現在昌國要嫁入趙興家,雖然昌國住進了苿莉園,可以監視趙興的動向,令皇室不再遭受趙興的突然襲擊,但這樣一來,昌國的封地不免又進入趙興的囊中,以後付給昌國的港口使用費,那是左口袋的錢裝入右口袋,皇家一個銅板的便宜都佔不到。
不僅如此,昌國剛才還明確表態,她拿出太宗的家訓來說事,表明自己加入趙興家中,當以丈夫家的利益為重,如此一來,宋徽宗又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昌國提到官家待兄妹們輕浮,這個詞實際上應該是“刻薄”,簡王也感同身受,他嘆了口氣,悶悶的說:“不知道呂宋怎麼樣?我聽說那個貿易領是趙離人最早下手的,但願他建的亦如苿莉園,可梁園雖好,不是故鄉。從此一別,不知道此生能否再見到妹妹。”
昌國斬釘截鐵的答覆:“能見到,我那個小丈夫最喜歡遊歷,妹妹以後會讓他駕船送妹妹去看哥哥,另外,南洋海面由趙家說的算,哥哥若住不慣勃泥,閒暇沒事也可以去昌國玩玩,只要我家阿翁一點頭,南洋上誰敢洩露片言隻語。”
簡王眼前一亮:“妹妹說的對啊,大海茫茫,船上的人不開口,誰能知道哥哥到了哪裡,八年好,這八年妹妹婚事未定,哥哥作為女家主持人,免不了要常跑杭州看看,妙,真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