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能。日本的佛教也納入了軍國主義體制中,在中國淪陷區建立的寺院、別院、佈教所等不下於一百六七十處。大部分佛教宗派都公開宣稱支援軍國政府侵華國策,許多教派背叛了不殺生的基本戒律,成為鼓吹殺人的宗教。許多佛教上層人士寫書撰文,表示支援侵華戰爭,併為侵略辯護;許多和尚做了從軍僧,成為軍隊一員。
一、神道教在中國的登陸與“侵略神社”的設立
明治維新後不久,日本宗教界在“脫亞入歐”的時代選擇中,很快認識到了宗教在西方文化對外傳播、對外擴張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意識到了和西方國家相比,日本在這方面的落後狀態。於是有人提出要優先考慮在中國大陸及臺灣、朝鮮等地開始日本的傳教活動。明治九年(1876)7月,日本佛教真宗的東本願寺的谷瞭然、小慄棲香來上海建立別院,開始傳教活動,是近代日本宗教登上中國大陸的開始。隨後,日本宗教陸續來中國開展活動,主要有:
第十四章�日本對華宗教文化侵略1899年,佛教日蓮宗在上海設立寺院
1901年,日本在臺灣建成首座神道教神社
1902年,日本神道教天理教派在廈門設立神社
1903年,日本基督教會在天津落腳
1905年,日本佛教真宗本願寺派在北京落腳
1912年,金光教在上海落腳
1915年,佛教曹洞宗在青島落腳
1918年,妙心寺派在山東張店落腳
1920年,日本組合教會在上海落腳
1920年,古意真言宗在上海落腳
1924年,西山深草派在廈門落腳
1925年,きよめ教會在上海落腳
1927年,淨土宗在青島落腳
另外還有御嶽社、大社教、扶桑教也在青島、上海等地落腳。當然,並非所有在中國落腳的日本宗教宗派都有對華宗教侵略的動機,30年代之前日本在華許多宗教團體和設施主要是為在華日本人提供宗教服務的,規模也不算大,有些是經當時中國方面的同意才進行活動的。
但是,在臺灣的日本神道教卻有不同,神道教雖然也受到了中國道教的不小影響,但它是日本惟一的一種固有宗教,日本有些人認為神道教是日本“國體”的基礎,《古事記》中記載的“天孫降臨”的神話、天皇是“現人神”、天皇家族“萬世一系”的觀念,成了神道教的基本信念。由於神道教的這種性質,明治維新之後它自然地與天皇制帝國主義國體結合起來,成為地地道道的“國家神道”,而對進入中國的神道教而言,神道教一開始就帶有宗教侵略的性質。在對華宗教侵略中,神道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圖37“臺灣神社”神道教在中國登場首先開始於臺灣島。1895年日本人大舉登陸並佔領臺灣,遭到了臺灣人民的頑強抵抗。日本派遣北陸軍中將、近衛師團長北川宮能久來臺灣指揮鎮壓。此人在1895年10月28日“戰病死”後,日本政府決定在臺灣建立神社,將北川宮能久作為“神”來祭祀。到1901年,神社建成,命名為“臺灣神社”(後改名為“臺灣神宮”),這是日本在中國建立神社的開始。此後,日本有計劃地在臺灣推行神道教,建立神社。1934年,日本臺灣總督府釋出《臺灣社會教化要綱》,強調要“努力以皇國精神的徹底普及來實施國民精神的教化”,要讓臺灣人體會“崇敬神社的本意”,並規定“將神社作為地方教化的中心”。而“臺灣神宮”建成後,自然就成了臺灣島最大的“教化”神宮,日本總督當局規定每年十月八日作為臺灣神宮例行的“祝日”,全臺灣島都放假,而學校的學生則被強制必須到“臺灣神宮”搞“新年參拜”、“畢業參拜”,一有機會就組織學生集體參拜。
為了樹立神道教的權威和中心地位,日本人還對臺灣當地具有中國地方傳統的宗教及其寺廟進行強制性清除,名為“寺廟整理”。關於“寺廟整理”問題,日本當代學者宮本延人在《日本統治時代寺廟整理問題》(天理教道友社1988)一書中做了較為詳細的研究。林景明先生在《日本統治下臺灣的皇民化教育》(東京·高文研1997)一書中,則以自己的親眼所見,記錄了當時“寺廟整理”的現場情況:
新義州的桃園郡守,決定將一個很大的寺廟拆掉,自己親臨現場指揮。他將壯丁團的人集合在佈滿紙錢灰燼的寺廟前面,說道:“日本國民沒有參拜寺廟的必要。而應該參拜神社!”然後下命令:“哪一位先來動手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