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就可能產生壓抑心理。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行為規範的影響。行為規範是調節、約束個體行為的行為準則。如果行為規範太多,過於嚴厲,或者規範與個體的接受程度差距甚遠,個體極易產生壓抑感。例如,有些社會對婦女有許多清規戒律;有些家長過分地管教孩子;有些單位與部門對下屬有過高的要求,都會使之產生壓抑心理。
2。工作學習與生活上的壓力。人活於世必然要進行工作、學習、生活等實踐活動,若這種實踐與人的能力相適應,個體就能取得預想的成績,就有成就感,若人的能力不能承擔這些實踐任務,或者長期超負荷地工作、學習、生活,不堪重負,個體就可能感到痛苦與壓抑。如有的學生面對繁重的學習負擔、成績下降,就會感到壓抑消沉。
3。緊張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指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人有合群性,希望自己能被他人接納。親密的人際關係能增強人的自信心,滿足人的社交需求,而緊張的人際關係使人的精神與社會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個人的志向處處受挫,或懷才不遇,或遭人冷遇,自然會產生孤獨無援的感覺,結果可能導致個體採取迴避現實的行為。
從主觀原因來看,有以下情況易產生壓抑心理:
1。個體的某些身心條件較差。如生來長得醜陋,有生理缺陷,或者才能不及人等,都可能引起他人的譏諷和嘲笑。在他人的消極評價中,個體極易產生自卑感、自我否定感。有些人可能加倍努力,化壓力為動力,有些則可能感到壓抑和痛苦,變得自我封閉或自暴自棄。
2。某些氣質與性格更可能產生壓抑感。氣質是人的高階神經活動型別。按心理學上的說法,人有四種典型氣質,即膽汁質(外向、過於興奮)、多血質(外向、靈活)、黏液質(內向、安靜)、抑鬱質(內向、過於抑制)。根據氣質的特點,屬抑鬱質的人具有敏感、多愁善感的特點,對同一事物,他們的壓抑感可能比其他氣質的人更明顯。性格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行為模式,一般而言,外向性格的人遇事往往用情感將它表現出來;內向性格的人則常常把感情壓抑在內心,其中消極的情感會轉化為壓抑感。可見,調整改造個人的性格、氣質對克服壓抑感是十分必要的。
作為心理防禦機制形式的壓抑,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其積極作用在於控制某些不適當的衝動,減輕不愉快經驗的打擊,避開暫時的困難,以圖東山再起。其消極作用表現在如果過於頻繁地壓抑,超過了意志控制的能力與心理忍受力,就可能出現心理失常,嚴重的還可能出現心理疾病,進而影響到身體健康,以下要給大家講解的消化性潰瘍和肺癌,就與壓抑有很大關係。
消化性潰瘍
疾病的概念
消化性潰瘍是以發生於胃和十二指腸為主的慢性潰瘍。這類潰瘍的形成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發病以青壯年為多,有慢性反覆發作史和典型節律性疼痛等臨床特徵,可併發出血、幽門梗阻、穿孔及胃潰瘍惡變等。
自覺症狀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症狀取決於潰瘍的部位和患者年齡,許多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只有極少甚至無症狀。最常見的症狀為疼痛,多位於上腹部,可為進食或制酸劑所緩解,疼痛常被描述為燒灼痛、咬痛或飢餓感,病程具有長期性和反覆性,約半數患者具有典型的症狀。
◎壓抑情緒導致的疾病與掌紋變化(2)
病理因素
胃潰瘍常位於胃角、竇小彎。據北京地區統計,GU(十二指腸潰瘍)位於胃角佔46。15%,胃竇30。63%,胃體19。07%,胃底4。14%。十二指潰瘍位於前壁多見,據統計,前壁佔53。64%,大彎側22。23%,小彎側12。57%,後壁11。56%,球后潰瘍約10%。潰瘍邊緣光整,底部潔淨,由肉芽組織構成,上面覆蓋有灰色或灰黃色纖維物。活動性潰瘍周圍黏膜常有炎症水腫。潰瘍淺者累及黏膜肌層,深者達肌層甚至漿膜層,潰破血管時引起出血,穿破漿膜層時引起穿孔。潰瘍癒合時周圍黏膜炎、水腫消退,邊緣上皮細胞增生,覆蓋潰瘍面(黏膜重建),其下的肉芽組織纖維區轉變為瘢痕,瘢痕收縮使周圍黏膜皺裂向其集中。顯微鏡下潰瘍由淺入深分四層:1。急性炎性滲出物層;2。嗜酸性壞死層;3。肉芽組織層;4。瘢痕層。
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消化道多種疾病的發生與人的情緒優劣密切相關。當人感到壓抑時,可使脾胃功能“亂套”,運化傳輸“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