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頁)
五人,孤家都封做郡君,傳旨內使宮娥們都稱娘娘。”眾姐妹見國王回宮,俱各款動金蓮,起身迎接,並謝封賞之恩。國王道:“表妹系母黨之親,姨妹是妻黨之親,御妹可算得父黨之親。他日御妹配了妹婿,夫隨妻誥,贈與侯爵。梅姨妹與韋氏兩姨都結義了姐妹,也是國戚,他日配了僚婿,也是夫隨妻誥,贈與侯爵。”花如玉、梅鳳英聽了國王之言,羞得滿面通紅,低頭不語,真與深閨秀質一般。國王笑道:“御妹與姨妹不要說上陣交鋒的時節,就是教場中奪取帥印,與許多男子爭強賭勝,毫無羞怯之心。今日說著要配丈夫,倒羞得開不出口來,孤家真是不解。”引得姐妹二人“撲嗤”的笑了一聲,更覺不好意思。國王道:“孤家暫且失陪。御妻與眾姐妹盡歡暢飲,無須拘束。”說著徑往梅、李兩妃處散步去了。
國後孃娘重又邀了眾姐妹入座,便對如玉道:“賢妹,如今主上認了御妹,要改稱王姑了。”如玉道:“娘娘說那裡話來?臣本草茅女子,過蒙主上抬舉,又承娘娘如此稱呼,豈不使咱家折福麼?”國後道:“賢妹還沒有知道愚姐與大姐姐、三妹妹都是患難姐妹,情勝同胞。主上如此看重賢妹,賢妹仍是這些客氣話兒,倒覺疏遠了。”韋麗貞道:“娘娘,如玉賢妹的志氣真是富貴不能動其心,威武不能屈其節。這是紫菱姐姐目睹的。”郡主道:“大姐姐提起紫菱姐姐,正要奏聞主上。如今要請娘娘代奏的了。”錦蓮道:“諸位姐妹,那外廷的君臣之稱固不可廢,內宮非外廷可比,咱們都是姐妹稱呼,豈不親熱?況諸姐妹都已封做郡君,沒有一個不是娘娘。如今序齒起來,大姐姐仍是大姐姐,愚姐排行第二,寶英賢妹仍是三妹妹,蕙芳賢妹稱做四妹妹,如玉御妹稱做五妹妹,鳳英賢妹稱做六妹妹。”郡主道:“主上不在宮中,咱們姐妹各遵二姐姐的懿旨便了。妹子有句話兒要告訴二姐姐聽。淑士國有犒軍銀三十萬兩,二十萬兩分賞了眾軍,十萬兩是送與妹子的。妹子本欲分五萬兩與五妹妹。後來與五妹妹商酌停妥,將五萬兩造了顏姐姐的生祠,裝塑小像;五萬兩造座魁星閣,塑男女魁星二像。這是郡馬之意,取偃武修文,振興學校的基礎。二姐姐以為然否?”國後孃娘點首稱是。
眾姐妹談談說說,暢飲了許久。天色將晚,謝宴出宮。黎娘娘、盧娘娘早有侯相府中的家人前來迎接回府,郡主娘娘命家丁多備兩乘大轎,與花娘娘、梅娘娘乘坐。郡主便對如玉、鳳英道:“五妹妹、六妹妹。且到舍間盤桓幾時,不用另借公館。剛才愚姐聞隨侍的丫環傳說,主上在西宮偏妃處提及,即日發帑敕建御妹府賜與五妹妹的。待造成了府第之後,去接伯母同來居住。”如玉、鳳英都道:“只是攪擾姐姐府上不安。”郡主道:“既是姐妹,何須客套?”當下姐妹二人遂同了郡主在老國舅府中暫且居住不題。
且說女兒國自受降了淑士國之後,國勢日強,聲靈丕振,海外諸邦莫不畏威懷德。凡素來不通聘問者,亦皆玉帛往來。如大人、君子、黑齒、白民、智佳等國,都來與女兒國修好。如今的女兒國居然海外稱尊了。一日早朝,國王顧謂侯相盧紫萱道:“各國既與吾國通好,禮應報聘。爭奈吾國缺乏應對之才。聖人所謂‘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者,實難其選。皇華之使總以學問淹博、詞令擅長為主。”紫萱道:“主上睿慮周詳,所見遠大。欲求使才,惟文詞是尚。如今武功丕煥,文教宜崇。不如開科取士,選拔奇材異能。他日出使鄰邦之選,即於此中求之,自可無虞缺乏。”國王道:“愛卿所見極是。即日代孤家草詔,頒行吾國所屬的地方。先行郡縣小試,次行省試,次行會試,然後廷試。小試以詩賦,省試以議論,會試仍以詩賦,廷試對策。今歲先舉行小試、省試,明年舉行會試、廷試,庶乎可得真才。”紫萱領旨出朝,回至侯相府來,端整草詔。先到後堂問安緇太君,夫人也在那裡,姑媳閒談。寶英便立起身來迎按道:“相公回來了。今日退朝甚早。”紫萱道:“夫人,你有所不知。主上準備明年開科取士,選拔賢才,以資大用。特命下官即日草詔,故而早些回來,尚要去草詔。”說罷徑到內書房去草詔不題。
寶英辭了婆婆,邁動金蓮,繞過了一重重庭院,直到後園,喚了兩個丫環,把園門開了,徑來黎侯相府中探望姐姐。到了後堂便問:“娘娘在那裡?”丫環稟道:“我家娘娘現在堂樓。待婢子上去通報。”寶英道:“我自上樓便了。”使命帶來的丫環也在樓下伺候。寶英轉入屏門,跨上扶梯,只聽得咭咭咯咯一陣高底鞋兒的聲音,上了堂樓。見姐姐不在這裡,復又走到臥房,只見麗貞正在抹粉點脂、畫眉掠鬢。寶英道:“姐姐重新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