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東都夢華(第1/3 頁)
東都,大瑞陪都。
此城背靠大河,漕運便利,內接馳道,往來便捷,北去草原,南下水鄉,東行觀海,西連興京,為大瑞之樞紐,商賈雲集。
前朝崩時,群雄割據,東都曾先後為三人所得,三人皆以其為都,最後一人正是大瑞太祖。幾經易手,卻幾乎未經戰亂,堪稱一片樂土,是以保留了前朝文種,文化璀璨,聚集著諸多大儒,建有幾座書院,衍生幾方學派,隱隱有文壇聖地之態。
而今,大瑞都城已遷往關中,但卻無礙於東都繁華。
邱言等人過了城門,入了城,就見到路上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目光所至,處處皆是人群。
“乖乖!我戴國這輩子,就數今天見的人最多!”這番景象,引得戴國連連驚呼,但周圍行人卻是見怪不怪,最多看上一眼,就不再關注,顯是見得多了。
“戴兄,你這話說得不錯,據在下所知,這東都人口如今已近百萬,光是駐軍,就有十幾萬人!”在前引路之人聽了戴國的感嘆,笑著介紹。
此人名叫齊白。
先前邱言等人離了理宗書院,正打算前往東都,卻在路上碰上了一輛馬車,車前之人說是奉了小姐之命,特地等候在那,專程迎接邱言的。
邱言聽了這番言語,難免奇怪,他自問在東都並無朋友,雖有些名聲,但只限於劍南道,所以對那位小姐的身份很是好奇,只是幾次詢問,齊白都只說到了地方,自會知曉。
邱言倒也知道。有的人家守著規矩,女子不可輕易拋頭露面,連名諱也不方便透露。
“初來乍到,本就為了遊歷,見見倒也無妨。”邱言作出決定時,隱隱感到氣運變動。不由心奇。而隨後的路上,齊白畢恭畢敬,還擔起了導遊之責。
“近百萬?十幾萬的駐軍?”聽了齊白的介紹,胡起不由驚訝起來,他和戴國當年闖蕩江湖的時候,雖然遊走四方。但並未來過東都。
邱言則道:“我雖未來過東都,但曾看過一篇散記。上面描述東都‘人煙浩攘,添十萬眾不加多,減之不覺少。’”
這話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城裡聚集的人太多,十萬眾在裡面的消減變化,都不算什麼。
聽了這話。胡起和戴國這才對東都人口之多有了模糊概念。
他們這一路走著,沿街星羅棋佈的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店鋪,往來商賈不絕。各個叫賣,所賣之物更是天南海北,無所不包,看的胡起和戴國目不暇接。
連邱言也不由驚歎,要知道,這凡人商賈販賣貨物,無法以道術神通搬運,南來北往,駕馬行船,並不輕鬆。
這裡是古代,和邱言前世不同,想支撐起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異常艱難,不說別的,單單是排汙、治安和維持口糧,就相當不易,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混亂,後果不堪設想。
看著看著,邱言不禁感慨起來:“安邑之棗,江陵之橘,陳夏之漆,齊魯之麻,薑桂藳谷,絲帛布縷……當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難怪周學正當年會寫下一篇《東都賦》,今日一見,才知上面所言不虛。”
他口中的周學正,是從前的一名詞人,曾寫下描述東都繁華的賦。
“邱公子果然博學。”齊白笑著恭維,也不催著三人趕路。
走著走著,前面路上突然出現一群人,密密麻麻的擠在一起,遠遠看去,彷彿是一面牆壁,將一處街巷給圍了起來。
“怎麼回事?那些人在做什麼?”
這景象,引起了胡起、戴國的好奇,兩人命修在身,凝神延感,感知越過人群,籠罩裡面,立刻聽到裡面傳出幾個人說話的聲音。
有問有答,似是對婆媳正在問路,很快就有好心人出言指點……
“問路有什麼好看的?圍了這麼多人。”
可聽著聽著,兩人卻感到有些不對味了,那婆媳問了路,道了謝,隨後竟有馬車聲從人群中傳出,跟著大雨傾盆,在兩人心裡描繪出一幅冒雨趕路的畫面,感染思緒,讓人心頭生出壓抑之感。
可他們抬頭一看,卻是晴空萬里,別說大雨,連半點烏雲都沒有,況且,那些人裡三層外三層的將街巷圍得密不透風,別說馬車,連人都進不去。
意識到這些,兩人面面相覷,都是一副摸不著頭腦的模樣。
這時候,有悠揚的笛聲響起,接著有絃樂相合,宛如一股清泉流入心中,將諸人心中的壓抑之感驅散。
曲聲渺渺,持續了約莫盞茶的時間才終了。
跟著,那群人轟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