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祭祀之禮!(第1/2 頁)
啪!
又一聲輕響,棋子一落,意識世界再起波瀾,就見意念所凝的高松身後,出現一支軍隊,軍勢不盛,隊形收攏,似在積蓄力量、準備衝擊。
與此同時,亦有對聖賢之道的感悟從軍陣中流傳出來。
另一邊,邱言毫不停頓,等高松黑子一落,就放下一顆白子。
意識世界中,邱言的意念體後,旌旗招展,佇列如龍。
雙方軍勢皆露雛形,對峙起來。
隨後,二人手上不停,一顆顆棋子落下,意識世界中,兩支軍隊漸漸鋪展,就像兩國交鋒之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相比較而言,高鬆手下軍勢,明顯比邱言佈下的完善,而且更加合理,佔據優勢,若不出意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優勢會越來越大。
觀棋的儒生裡,也有擅長棋道之人,從棋盤上兩方的佈局中,看出了高下,只是礙於觀棋不語的規矩,不好出聲,但彼此之間,卻在用眼神去交流、暗自示意。
這些人的眼中,都流露出了驚訝和意外之意。
在他們想來,對弈之法是邱言提出的,按理說,定是邱言對此有著信心才對,可現在看起來,他的棋藝不算高超,甚至在落子、佔地時,還露出新手、初學者的痕跡。
“既然不擅長棋局,何必要以棋對弈?難道這邱言不怕輸了之後,名聲掃地?”
但凡有了名聲的人,多會愛惜羽毛。
邱言如今名聲初顯,正奠定、鞏固的時候,卻挑了個不擅長的事和人比拼,以己之短攻人之長,怎麼看都不是個好主意,很可能將大好名聲毀於一旦。
“只是便宜了這高松。早知道,就該我等出面。”
眾人心中,不由得就升起了馬後炮般的想法。覺得沒能抓住機會。
在這裡面,對棋局最為上心的。是隨高松同來的崇禮書院諸多弟子,看到師兄佔據優勢,幾個人放下了心中擔憂。
只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高松臉上的表情,就從輕鬆自如,轉而凝重。其人周圍的氣息也隨之變化,引得崇禮弟子又凝神觀看棋局,想要看出端倪,隨後各自色變。
邱言與高松下棋速度極快。雙方你來我往,未過多久,就廝殺到一起,那意識世界中的兩軍在喊殺聲中,化為兩道洪流。碰撞在一起。
頓時,殺聲震天,金鐵相鳴,鮮血四濺,有人嚎叫。有人嘶吼,有人哀鳴,有人倒下。
局面亂成一團,但位於其中的邱言與高松卻是古井不波,似統帥般,傾聽屬下回稟,思索局勢,不斷傳令出去,令軍陣變化,試著找出對方死穴,並不斷出兵絞殺。
這意識世界中的兩人,本就是心念、意志的結合體,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心智,端坐於心,不動如山,將兵傳令,正是這種表現。
開始的時候,高松一方佔據明顯優勢,可隨著時間流逝,在戰局展開之後,居於劣勢的邱言軍勢竟是漸漸崛起,在幾次衝擊與退守之後,居然與高松之軍旗鼓相當了。
甚至於,在接連的交手中,還引領了一點節奏!
“這個邱言,當真讓人意外!”
這棋越下,高松越是驚訝,一方面是透過棋盤,心念流轉,交流、印證所學,讓這位崇禮書院新一代的領軍人物有了不小收穫,對邱言的輕視和偏見,一點一點的褪去,取而代之的則是暗自敬佩;
另一方面,高松又驚訝於邱言的棋藝。
邱言的棋藝算不上高明,實際上,在這局棋前,邱言甚至沒有在真正意義上下過完整的一局圍棋,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
前世他志不在此,今生家中貧乏,書都讀不過來,哪有錢去買棋盤棋子?又怎麼可能有閒功夫下棋?
他的棋藝,其實是從書山礦洞中得來,與棋道有關的虛幻之書,讓他從一個門外漢,迅速掌握了技巧、訣竅,跨過門檻。
只是,未經戰陣考驗,技巧始終是紙上談兵,真正下棋的時候,需要是臨陣判斷,就好像一個人磨礪了刀劍,但刀兵鋒利,卻也要揮舞得當,方能敗敵。
在這種情況下,邱言在棋局初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劣勢,那高松雖不精於棋道,但熟能生巧,比起邱言,他下過太多棋局,算得上見多識廣。
可慢慢的,隨著棋局繼續,邱言逐漸掌握了記憶和技巧,有了隨心所欲的跡象,這勝利的天平,也就發生了傾斜。
“他初時尚是一副初學者的模樣,現在已與我棋力相當,進境未免太過駭人,哪個人學棋,也不可能有這等進境,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