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福禍相依,反身格物(第2/2 頁)
會,若因心有雜念而廢,那可就不值了,錦兒、慕遠過來。”
聽著老師招呼,席慕遠和安錦走了過去。
周東義也不多說,坐到位上,拿起一卷文章,開口讀出,他的聲音蒼老、低沉,甚至有點沙啞,但發出的讀書聲一入席慕遠和安錦耳中,卻還是讓兩人心頭一跳,精氣神瞬間凝聚,專注一心,被文章內容吸引過去。
上面寫的乃是格物之道,秉承兩陳理宗的格物之法,格物致知,乃是一種求知之法,從世間萬物中總結經驗道理。
不過,周東義手上的這篇文章,卻言說無需物物而窮,應從自己身上“格”起,即耳目口鼻,這些器官本就暗合天地之理,將其中的道理都弄清楚了,自然而然的會得到天地萬物中的普遍法則。
這篇文章可謂別開生面,是對理宗之學的發展,並且震盪了泥塑,開啟了心路,寫下文章之人,此刻正魂遊士林,而這文章寫在聖賢紙上,又受過泥塑加持,與天地秩序相連,其中蘊含著一股大勢、一種意境,貫通陽間,人讀其文,能順之而感,其中的道理如流水般在心中流淌,沁人心扉,使人受用無窮。
就算席慕遠自忖才高,可聽著老師讀書、看了文章之後,依舊心神為之而動,受到牽引後亦有所感。
“果然要近在咫尺的觀看、傾聽,才能心神入微,感秩序之態,體會士林神韻,從而心生所感,而樓下那群人再怎麼折騰,也不過小打小鬧,幾場對弈而已,沒有半點收穫,最多得些虛名。”
念頭這麼一轉,席慕遠感到自己對邱言的那一點妒火有些可笑。
就在他轉念的同時,其師周東義也讀完了文章,接著拍了下大腿,讚道:“好一個形色具於吾身者,這篇‘反身格物’,果然有所見地,這一句‘反身而誠,則舉天下之物在我矣’,可謂點睛。”
說完這些,周東義轉頭看向小陳先生:“我記得賀書長前些日子,似乎是在論戰中輸給了別人,接著便遊學民間,增長見聞了?”
小陳先生這時也讀完了手上文章,點頭回道:“不錯,書長家學淵源,本就文思深厚,而且天資聰慧,是個讀書種子,不過礙於出身,所學所感難免好高騖遠,那一場論戰的敗北卻不是壞事,正好讓他收斂心思,從而放下身段,去民間走一走,到田間看一看。”
“不得了,不得了,”周東義嘆息起來,“如今看來,這一走一看,可是讓他看出了自身天地,離凝聚文心不遠了,老夫在這裡要先給你道喜了。”
周東義手上的這篇文章,正是出自賀書長之手,文開心路。
“這是書長自己心思通透,所得雖還有粗陋處,卻已可見端倪。”小陳先生也不推辭,言語間顯是對賀書長頗為滿意。
二人的交談也引起了其他先生的注意,這品評文章,不像考官閱卷時那麼枯燥、沉悶,席慕遠等人不敢隨意開口,可幾位大儒先生之間卻是平常交談,不時歡笑。
那龐楚則道:“賀書長都有這等本事,那個將他論敗的後生,應該也差不到哪去,我聽說似乎是叫做邱言,不知這次杏壇論道,他可有所為?”他狀似無意的說著。
聽到這個名字,正潛心體會的席慕遠心頭一動,留神起來。
而後,就聽小陳先生指著周東義身邊的一卷文道:“邱言的本事如何,你等可自行探究,他的文章就在此處。”
“哦?”聽到這話,其他幾人面色各異,都顯露出一絲意外之色。
周東義露出感興趣的模樣,問道:“聽說你曾動愛才之心,想將那邱言收入門下,卻被他拒絕了,此事是真是假?”
在小陳先生點頭之後,周東義嘖嘖稱奇,他沒有急著去看手邊文章,反而又道:“這邱言好大的心氣,連名滿天下的陳正叔都看不上眼,只是如此一來,他豈非未入書院,那又如何能文開心路?”
說到這裡,他才拿起手邊那捲文,意味深長的道:“聖賢堂可不好找啊。”
而站在旁邊的席慕遠此時卻是面色陡變,心中泛起驚濤駭浪。
“邱言真的文開心路,魂入士林了?他沒有說謊?算算時間,莫非是提前入林?”
ps:
感謝“小武他爸”投出的月票!
感謝“玩不下拉”的打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