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吃過飯以後,話才慢慢多起來。
陶勇問:“你們怎麼一下子把兵力拉得這麼散?”
田從雲答:“海安打得正熱鬧,誰知你們到哪裡去了。各部向上報,消滅貴軍多少多少,算起來總有兩三萬。上面說,‘蘇中###一敗塗地,主力一師、六師下海北逃’,忙著要我們佔地方,說是‘鞏固收復區’。地方這麼大,兵就這麼多,一撒開可不就散了。”
智撤海安 奇襲李堡(5)
“我們這次過來,難道你們一點也沒有察覺?”
“情報失靈嘛!我們一過來,老百姓躲得老遠,耳不聰,目不明。”田從雲嘆了口氣說:“老百姓躲開倒也罷了,遍地是民兵,分不清哪個是兵,哪個是民,到處打冷槍,到處抓我們的諜報人員、坐探,捉得一乾二淨,去一個捉一個,去兩個捉一雙。唉!我們成了睜眼瞎了,哪能不打敗仗!”
這個少將一番話從反面說明,人民戰爭確實是威力無比,粟裕的決策和指揮確實是料敵如神,所向無敵。
海安、李堡兩次作戰程序中,也始終伴隨著不同意見的討論。討論的問題,依然是內線殲敵和外線出擊的利弊得失,以及與此相關的華中野戰軍主力使用方向問題。
宣泰、如南兩戰以後,進攻華中解放區的國民黨軍隊雖然受到一定打擊,但在數量上仍然佔有很大優勢。他們在東面繼續進攻海安,西面突破了淮南,北面則向淮北進犯,華中形勢日趨緊張。
粟裕分析敵我雙方態勢,總結前一段實踐經驗,認為要粉碎敵人的進攻,更多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必須在主要作戰方向上集中更大的兵力。因此於7月25日向華中軍區、陳毅軍長、中共中央報告:“我們經十天或半個月之休整與兵源及幹部補充,尚可再戰。但以當面尚有頑十師(旅)之眾,而我們僅能集中三萬五千人(官兵在內)之野戰軍於一個突擊方向,於短時期中恐難使戰局開啟更大局面。現目前我淮南部隊形勢,很難保住天長與盱眙。果若如此,則淮南僅以少數堅持即可。故建議在淮北戰役尚未大打時,仍將五旅調至蘇中參戰,比留淮南更為有效。如何?盼考慮。”
這時,陳毅為執行外線出擊的作戰計劃,已率領山東野戰軍主力從魯南到達淮北。接到粟裕的電報後,陳毅於7月27日覆電,提出:“淮南五旅不改東調仍留淮南,粟部亦宜逐漸向西轉移。”7月28日,再次強調,“五旅不宜東調,因津浦線是主戰線已苦兵力不足”。
粟裕接到陳毅的復示,認為有必要向中共中央、陳毅軍長、華中軍區陳述自己的意見,再次提出五旅東調、集中兵力殲敵的建議,同時對“只有全面大打才能制服蔣分割槽蠶食的狡計”的論斷表明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各戰略區除在戰略上應互相配合外,在戰役上似不應要求一定之配合(事實上也很難做到),而在單獨作戰,以自己力量解決當面敵人,否則會影響到另一戰略區之機動。依目前華中兵力,實無法組成兩個野戰軍。現天長、盱眙既失,五旅等部留在淮南已無大作用。因此建議將淮南主力大部東移蘇中參戰。只要蘇中局面開啟,則淮南形勢亦可能逐漸改善,而後我再以主力西移,則淮南局面亦可能開啟。”①
8月2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粟裕並告陳毅和華中軍區的電報,詢問:“一個月內在蘇中再殲敵兩個旅有可能否?如你們能在八月內殲敵兩個旅,南線情況即將改觀,那時粟可率主力轉至淮南作戰。”① 8月4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宋時輪的電報,指出:“粟裕集團應否於此時調動各有利害,待考慮再告。”②
8月5日,粟裕答覆中央軍委8月2日電報的詢問,第三次建議五旅到蘇中參戰,集中兵力在蘇中大量殲敵。
在戰爭年代,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下級向上級提建議,同樣的內容,只允許提出三次。這是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了。因此,粟裕採取十分鄭重的態度,使用了“斗膽直陳”的措辭。現有資料表明,在解放戰爭期間的電報中,這是他第一次使用這樣的措辭。
粟裕認為,華中野戰軍主力的使用方向關係戰爭全域性,必須慎重處理。他從三個方面權衡利弊得失:
第一,蔣介石在美帝支援下向我發動進攻,在力量對比上暫時具有很大的優勢,這場戰爭勢必是長期的,根本的問題在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經過八年抗日戰爭和日本投降後保衛抗戰勝利果實的鬥爭,我黨已建立大塊的鞏固的根據地,在內線同敵人作戰有很大的迴旋餘地,這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有很大的不同。中央軍委7月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