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禍不單行(第1/2 頁)
李梁是朝鮮王李峘的心腹,是提拔起來制衡尹氏的,遇到這麼好的機會,自然不會錯過。 “原來如此!”李峘似乎想到了什麼,頓時怒氣攻心,高聲罵道: “尹元衡啊尹元衡,原來你派兵討伐,選心腹為帥,就是想掩蓋之前犯下的罪行,什麼清剿倭寇,什麼挽救天朝子民,全是藉口。 宋國沒接到密旨那還罷了,否則,你就是李氏王朝的罪人,是歷史的罪人!” 這頂帽子太大了,壓得尹元衡喘不過氣來,他顫顫巍巍地挺直了身子,語氣悲涼: “老夫嘔心瀝血,兢兢業業幾十載,為的就是我李氏江山,為的就是娘娘和王上。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日王上要殺老臣,直言便是,何須說此誅心之言。” 此刻,嚴冰也緩過勁來,他冷汗直冒,不住地磕頭喊道: “領相大人句句屬實,是卑職該死,胡亂言語。 那宋國使臣言語輕佻、相貌奇醜,一看就不是什麼良善之輩,臣以為,所謂密旨之事,必定是杜撰……” “夠了,”文定王后出聲打斷,在宮娥攙扶下來到李峘對面坐下,帶著商量的口吻說道: “王上,此時計較過往,已無意義,還是想想接下來如何應對吧。” 李峘是在母親的呵斥下長大的,雖然已經親政,依然對這個老太太畏之如虎。 見對方已經放下身段和自己商量,他也沒了脾氣,只好嘆氣說道: “母后以為,該當如何?” “既然敵不過,那就談。”文定王后淡淡說了一句,隨即,又補充道: “不過,調兵北上,拱衛王城,實屬必要。” 話剛說完,就有宦官站在門口往裡張望,想要開口,卻又不敢。 文定王后面色不悅,看向那宦官,冷聲問道: “何事?” 宦官渾身戰慄,連忙拜倒,哆嗦著稟報: “娘娘,王上,兵曹李大人在殿外求見,說是有軍情要奏,十萬火急。” 聞言,文定王后心裡一沉,難道說這宋軍打過來了?要知道,平安道和京畿道就隔著一個黃海道,如果敵軍乘船南下,兩日便可抵達。 “快,讓他進來。”說話間,文定王后心也亂了。 兵曹李浚慶,字原吉,算是明宗時期難得的能臣,此人不結黨,不營私,剛正不阿,不畏強權。 幾年前,也是由他帶兵平息了乙卯倭變。 片刻後,一位面容冷峻,國字臉留長鬚的大臣快步進殿,行禮後遞上奏報: “王上,北方蠻夷犯我邊境,來勢洶洶,已破數郡。” 眾人一愣,李峘面色煞白,剛想詢問,卻聽李浚慶又說道: “對馬島島主宗氏遣使來信,要求歲遣船數量增至百艘。” “百艘?”左相李梁大吃一驚,帶著憤怒和疑惑問道: “去歲才三十艘,為何今歲要增加這麼多?” 所謂的歲遣船就是朝貢制度的一種形式,大體意思是,窮兇極惡的鄰居拿著白菜到你家來拜年,想用幾顆爛白菜換你家十斤豬肉。 按理來說,這肯定不能幹啊。 可對馬島的倭寇全是悍不畏死的亡命徒,朝鮮國是又恨又怕,基本上都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只能透過限定朝貢船的數量來減少損失。 “宗氏信中說到,宋國出重金讓對馬島出兵攻朝,但他們沒答應,為此還得罪了汪直。 如果朝鮮國不給補償,宗氏無法向島民交代,也扛不住來自肥前國和宋國的壓力。”李浚慶皺著眉毛,語氣凝重。 李峘身子一軟,昏了過去。 …… 南浦港。 一棟碉堡的頂層,汪修齊懶散地靠在躺椅上,微閉雙眼,沐浴著春日的陽光。 經過上次的大戰,最近安逸了很多。 宋軍再次佔領了兼二浦,松林的鐵礦、煤礦開始源源不斷地運往福江島和松浦津。 流民遷徙通道再次開啟,遼東衛所的守軍由於收了不少好處,對於要過境的流民,幾乎不過問。 一條寬兩丈的水泥路,覆蓋了原來的官道,開始沿著遷徙通道往朝中邊境漫延。 由於吃飯管飽,還有工錢,這導致流民和附近的朝鮮百姓熱情高漲,紛紛投入到了基建的大業中,而且幹起活來,格外賣力。 為了保障道路的安全,每隔數里,路旁就有碉堡聳立。 汪修齊還異想天開的在靠近郡縣的道路上設立了關卡,取名高速公路收費站。 普通百姓免費使用,可朝鮮的富戶商賈要走這條道就得交費。 一開始富賈商戶們還抱怨不斷,可礙於武力震懾,只能乖乖交錢。 可慢慢的,他們就發現了此道的好處。 以往拉貨從南浦去安州,兩百里路,要走八九天,可現在三天就行。 這不僅是效率提高的問題,用人和用畜成本都大大降低,刨除要交的過路費,居然還能增收不少,這讓商賈們開始對這條奇怪的道路熱衷起來。 不僅如此,南浦港的貿易集市已經開業,為此,葉秋笑得合不攏嘴。 每天都有上千擔的魚乾、罐頭被商賈們採購一空。 這換來的不僅有白銀,還有馬匹、生鐵、銅礦、錫礦、白紙、桑皮紙等貨物。 而這些貨物,不是宋國緊缺的,就是倒手去扶桑可以賣高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