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第2/4 頁)
千米高度上的飛行速度達到了每小時四百四十公里,巡航飛行速度也達到了每小時三百六十公里。如果拋掉浮筒,或者是以岸基方式起飛的話,最大飛行速度能達到每小時五百二十公里。
可以說,這個效能,超過了一九四二年之前的戰鬥機。
當然,“海燕”在本質上是一種更加適合執行偵察任務的水上飛機。這就是,“海燕”的標準乘員為三人,即便在正常情況下,只需要兩名乘員就夠了,但是三人的設定,使其更適合執行偵察任務。
八艘水上飛機母艦,能搭載上百架“海燕”。
這是個什麼概念?
要知道,即便是艦隊航母,也需要四艘才能在一次行動中出動上百架偵察機,而第三艦隊裡的八艘小型航母,一次最多隻能出動八十架左右的艦載偵察機,因此八艘水上飛機母艦的偵察能力已經超過了八艘小型航母。
有了這八艘水上飛機母艦,顧祝同就不用擔心遭到第七艦隊偷襲了。
說白了,只要合理使用這八艘水上飛機母艦,顧祝同就能夠在不動用艦載偵察機的情況下提高艦隊的整體偵察能力。
當然,顧祝同的目的不僅僅是不被第七艦隊偷襲。
如果有機會,他也不會放過第七艦隊,自然希望利用水上飛機母艦提供的卓越的偵察能力來對付第七艦隊。
顯然,斯普魯恩斯並不清楚顧祝同手裡已經多了一件利器。
第三百四十一章 進攻開始
原創第三百四十一章進攻開始
水上飛機母艦的加入,解決了一個迫切的問題,即偵察力量欠缺
只是,顧祝同並沒有打算用水上飛機母艦賦予的偵察能力去對付第七艦隊,他甚至沒有想過在攻打威克島之前、或者是在攻打威克島期間與第七艦隊決戰,因為顧祝同知道斯普魯恩斯不可能輕易與他決戰。
在馮承乾批准了攻打威克島的作戰行動時,顧祝同就想到,美軍會充分利用第七艦隊產生的牽制作用,但是不會輕易進行艦隊決戰,因為美軍沒有打贏艦隊決戰的機會,也沒有承受損失的能力。
如此一來,美軍所能採取的策略,僅僅是用第七艦隊來牽制中國海軍。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讓第七艦隊在戰場附近活動,對中國艦隊構成威脅,從而使中國海軍無法順利攻打威克島。
當時,任何人都看得出來,美軍的基本戰略就是用空間換時間。
在一九四四年底、甚至一九四五年初之前,美軍沒有反敗為勝的能力,也就只能儘量利用廣袤的太平洋,盡大可能的拖延中國海軍的進軍速度,爭取在遭受決定性的失敗之前恢復元氣。
對顧祝同來說,這就意味著他必須盡拿下威克島。
也就是說,他得避免浪費時間,而有效的辦法就是不與第七艦隊決戰,或者說確保攻打威克島的作戰行動不受影響。
那麼,如何能達到這個目的呢?
這就是水上飛機母艦的價值。
說得簡單一些,斯普魯恩斯同樣不想冒險,也就不會主動前來決戰,因此只要能夠嚴密監視威克島附近海域,第七艦隊就不可能偷襲登陸場,也就不可能對登陸部隊構成威脅,從而讓顧祝同可以集中力量攻打威克島。當然,如果斯普魯恩斯敢前來決戰,顧祝同也有足夠的力量將其擊敗。
很明顯,顧祝同可以把兩支戰鬥艦隊集中起來使用。
換句話說,在獲得了足夠的偵察力量之後,顧祝同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不管斯普魯恩斯採取何種策略,除非他率領第七艦隊前來決戰,而且在決戰中擊敗中國海軍第三艦隊,不然他都不可能阻止中國海軍攻打威克島。
六月二十二日凌晨,第三艦隊到達威克島西北大約五百公里處。
天亮前,第一波攻擊機群就出發了。準確的說,首先出發的是由第一水上飛機母艦編隊派出的四架“海燕”式水上飛機。這四架水上飛機只比攻擊機群早出發半個小時,其主要任務就是趕在攻擊機群到達之前偵察威克島上的兵力部署情況,然後艦隊再據此給攻擊機群分派打擊目標。
顯然,這對艦隊的指揮能力,以及飛行員的素質有較高要求。
所幸的是,在這兩方面,現在都不是問題了。
第31艦隊的主力是參與了南鳥島海戰的四艘小型航母,大部分飛行員已經有了實戰經驗,而增的第32艦隊中的大部分飛行員來自第五艦隊,作戰經驗加豐富,所有中隊長與小隊長的飛行時間都在三千小時以上,參加了上百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