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部分(第3/4 頁)
,應該有何褒獎?”
盧尚書拱手答道:“回皇上。理應每人晉升一級,賞銀百兩!”
賞銀多少無妨,重要的是能晉升一級。
武將和文官最大的不同也在這裡。文官要經過科考,要積攢資歷聲望,便是被賞識被重用,升職也得徐徐圖之。
而在戰場領兵廝殺的武將們,靠的是戰功。說得再直白一點,殺敵越多,晉升越快。
朝中三品以上的文官,少說也得四旬左右。
而三品以上的武將,卻要年輕得多。甚至還有二十多歲的年輕武將。
蕭詡略一思忖,下了口諭:“給戰報上提及有戰功之人,晉升兩級,賞銀五百兩!”
……
多日來心情一直陰霾的顧海,今日終於難得的有了好心情,腳步也比平日輕快了許多。
崔閣老的聲音從身後響起:“顧尚書,請稍候片刻。我今日乘顧家馬車,和你一併回府。”
顧海腳步略略一頓,待崔閣老趕上來,才應了一聲:“好。”
崔府和顧府相隔不遠,確實順路。
不過,崔閣老特意要和顧海同行,自然是有話要說。
宮中說話不便,待出宮上了馬車之後,崔閣老才拱手道喜:“顧楊等人立下如此戰功,實在可喜可賀。”
顧楊等人是定北侯府的家將,他們立下戰功,便是顧家立了戰功。
天子金口一開,便讓眾人連升兩級,定北侯府自是揚眉吐氣。
顧海笑道:“多謝崔閣老。”過了片刻又道:“一場勝仗,算不得什麼。未必能徹底扭轉戰局。日後如何,尚未可知。”
崔閣老收斂笑容,正色道:“戰爭便是這樣,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戰局會如何。算一算時間,謹行應該已經趕至邊關。他學了多年兵法,卻未真正領過兵,人也年輕。也不知他能否穩住戰局。”
到底是自己的女婿,崔閣老對邊關戰事的關切,也遠勝旁人,語氣中滿是憂慮。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膠著
顧海目光一閃,神色淡淡:“崔閣老不必憂心。當年我二哥十八歲就去了邊關打仗。還不是照樣鎮守邊關,立下無數戰功。”
“我們顧家兒郎,天生便是領兵打仗的料。”
這語氣,實在有些狂傲。
崔閣老聽了,卻深以為然:“顧尚書言之有理。”
“再者,謹行此去邊關,最重要是安定人心。”顧海又道:“我顧家歷代鎮守邊關,只要有顧家兒郎領軍,邊軍便人心安穩,數十座邊城百姓們也會迅速安定下來。有顧楊在,還有顧柏同去邊關,上陣領兵之事,一時還輪不到謹行。”
崔閣老這才釋然地鬆了口氣:“這樣就好。”
顧謹行還年輕,戰功多少倒在其次,先保住性命要緊。不然,若有個三長兩短,女兒崔瑤豈不是要活生生地守寡一世就像太夫人那樣?
顧海顯然清楚崔閣老的心思,低聲說道:“閣老請放心。謹行不在府中,顧家上下自會將崔氏照顧得妥帖周全。”
崔閣老徐徐一笑:“這我當然更放心。”
兩人相識一笑,不再多言。
……
這一日勝仗過後,邊關的戰局逐漸膠著,敵我雙方互有輸贏。
吐蕃突厥聯軍佔了五座邊城,以此為據點。邊軍意欲奪回邊城,不時發起攻擊,卻無功而返傷亡頗重。
反之,敵軍想再奪邊城,便會遭到邊軍最激烈的回擊,死傷也十分慘重。一時間僵持不下。
顧謹行雖然年輕,卻頗為沉得住氣,並不急著收復邊城。下令整頓全軍,便嚴查軍中的叛徒。這一查,果然在軍中查出了數十個內應。
這些人,大多是軍中低階將領,在軍中多年。是齊王在十餘年前在邊軍中安插的內應。當年齊王野心尚未曝露,又是定北侯府的女婿。已故的顧湛顧淙兄弟,對這個姐夫也算敬重。這才被齊王窺了空隙,將自己的人安插進了邊軍裡。
此事年代久遠,便連太夫人也不知情。
顧謹行查出內應後,毫不留情痛下殺手,以最嚴苛的軍法當眾處決了所有內應。然後,派人將數十顆人頭掛在訓練教武場的高杆上,震懾軍心。
顧謹行親自寫了奏摺,命人送往京城。
數日後的百官大朝會,傅卓當眾宣讀這份奏摺,引來群臣憤慨激昂。
“齊王多年前便心生反意,竟在邊軍中安插內應。”兵部盧尚書含憤啟奏:“突厥臨近大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