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於是陳慶之帥白袍軍三千背城力戰,擊潰元天穆先鋒爾朱兆騎兵萬餘。”
“聞訊,北魏虎牢守將爾朱世隆棄城而走。這個虎牢就是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的虎牢關。”
“哦。”
見如此說果然更能讓聽眾理解,陳文便繼續說道:“虎牢關陷落後,下一個進攻目標會哪呢,有人知道嗎?”
聽到這個問題,眾人皆進入了思考,倒是那個被吳登科稱呼為尹二狗的漢子反應迅速。“陳先生,是洛陽吧。”
“正是,就是洛陽。兩天後,元顥在陳慶之的護送下進入洛陽城,改元建武。”
“陳慶之攻下洛陽後,元天穆再次來襲,先後攻克了大梁和睢陽,截斷了陳慶之的後路,同時又派趙平郡公費穆領兵兩萬攻陷虎牢關。”
“面對這樣的困境,陳慶之立刻回師迎戰元天穆。元天穆見陳慶之至,連忙帶著四萬人渡河而走。隨後,陳慶之收復了大梁和睢陽,而剛剛攻克虎牢關的費穆則率軍投降。”
“後來,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上說,陳慶之一路行來,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皆克。”
“這還不算完,更加匪夷所思的是,陳慶之的白袍軍歷經這四十七戰幾乎沒有什麼傷亡,只是在進攻滎陽時損兵五百。其結果是,陳慶之將滎陽守將楊昱軍中除他之外三十七名軍官全部處死,並且令蜀兵剜腹取心食之,以報此仇。”
場下的眾人目瞪口呆的聽著這一連串聳人聽聞的戰績,這個人戰績的誇張程度竟然比先前聽過的王玄策還嚇人,若不是陳文一口咬定史書上這麼寫的,任誰也不會相信啊。
陳文很清楚,這個故事若是放任下去肯定會產生懷疑,而懷疑這種情緒對於他即將要做的事情會產生很不好的後果,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疑問出現前將它扼殺在搖籃裡。
“我讀書時曾經仔細研究過,最後得出了三個結論。其一,陳慶之麾下白袍軍雖然一直得不到補充,但是卻是七千戰兵無疑,而北魏動輒數萬、數十萬大軍,其實只有考城之戰是面對兩萬戰兵,其他各役雖然戰兵應該也遠遠多於白袍軍,但是多多少就不好說了。”
“其二,由於爾朱榮之亂北魏的將領軍士們對北魏朝廷離心離德,而陳慶之北伐的目的是護送北魏宗室登基,所以,戰局一旦不利,北魏的軍隊就會投降陳慶之護送的北魏宗室元顥。因此,白袍軍雖然得不到補充,但是也不需要分兵守衛城市和戰略要地,每戰都可以集中全力,而他的對手雖然兵力佔優,卻人心不定,這樣以虎狼之師迎戰烏合之眾,焉有不勝之理。”
“其三,陳慶之北伐之時,北魏權臣爾朱榮正在平定六鎮之亂,而陳慶之出發時,山東爆發了聚眾十餘萬戶的邢杲之亂。北魏朝廷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先攻陳慶之,另外一個是先平邢杲,結果他們選擇了後者,因為他們覺得邢杲的人數多,陳慶之就七千人翻不了多大的浪。”
“結果嘛……”陳文笑著搖了搖頭。
見眾人紛紛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模樣,陳文便繼續講了下去。
“陳慶之一路北上的時候,那個先前提過的爾朱榮正在外鎮壓叛亂。結果一聽說洛陽被陳慶之攻陷了,立刻帶領他手下的大軍匯合了元天穆的殘部,足足有數十萬大軍,回師試圖收復洛陽。”
“爾朱榮回師後,陳慶之一看,對方几十萬大軍,死守洛陽肯定不行,於是他帶著白袍軍渡河守北中郎城,而由元顥領降軍留守洛陽。爾朱榮圍北中郎城三日,經十一戰,被殺傷甚眾,幾欲退兵。結果有人獻計,爾朱榮於是在統領大軍繼續圍困陳慶之的同時,派少數軍隊渡河偷襲洛陽。”
“結果讓人跌破眼鏡,重兵把守的洛陽一戰即下,稱帝沒多久的元顥逃跑,後來被擒殺。陳慶之得到訊息後,立刻帥軍突圍,準備退回梁國。”
“陳慶之突圍後,爾朱榮一路狂追,可是卻拿他一點辦法沒有。就這樣,陳慶之統帥白袍軍一路南下,爾朱榮一路尾隨,就彷彿是送客一般。”
聽到“送客”這個詞,場下的部分人流露出了會意的笑容。
“而參加圍困和追擊陳慶之的軍隊中有些什麼人呢,我列舉一下。首先是北魏,爾朱榮一家,賀拔勝賀拔嶽兄弟。”
“北魏後來分成了北周和北齊,北周方面,宇文泰一家,關隴貴族中的大柱國趙貴、獨孤信、侯莫陳崇、李弼之弟李標,十二大將軍中的侯莫陳順、宇文貴;北齊方面,高歡、侯景、潘樂、蔡俊、叱列殺鬼、張宴之等人。”
“這些人名意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