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2/4 頁)
藏!
這是一個無於倫比的寶藏!
坐在辦公室內,翻看著被翻譯成中文的科研報告,一份時間為55年烏克蘭鋼鐵研究院所的某種合金鋼材的研發成果報告,儘管對於科學技術,管明棠是一個外行,但是他還是意識到,自己從科學技術中心獲得的技術資料的價值。
這些資料,並不是圖紙、也不是生產流程,只是一份科研報告,對於外行人來說,這或許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這卻開啟了一道大門,有了這份科研報告,他們可以在報告的基礎上,充分吸收這一技術,而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按照圖紙“山寨”,以圖紙仿製或者實物仿製為基礎的“山寨”,儘管解決了工業品製造的問題,所獲得的僅僅只是“製造經驗”,而這個經驗的取得,如同建立在沙灘上的堡壘,沒有技術作為支援,需要長時間的逆向研究,方才能完成技術吸收,而這些科研報告,可以說正是某些技術的真正核心,或者說科學技術的基奠。
“我要把整個科研中心的文獻都買回來!”
儘管心知蘇聯技術存著跛足的短版,但在另一方面,無論這支跛足的短版有多麼落後,相比於三十年代的世界,仍然是極為領先的,其中許多落後的技術,相比於那個時代,甚至不亞於劃時的外星科技。
何止是遠領先地球技術水平的外星科技,相比於那種沒有根基的外星科技,存著著一定短版之處的蘇聯技術情報資料,卻包含著蘇聯從50年代直到80年代,那是一個完整的技術進步鏈條,據此可以逐步實現技術的進步與技術的飛越,而不是一個根基不勞的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
“我的初步構想是這樣的,公司透過一些特殊的渠道,獲得歐美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報告,而後,由各個研究所據此從事研究,這樣即可以令公司的技術始終保持與歐美同步發展,又可以在研發中,訓練出一支優秀的科研隊伍……”
在冶金研究院內,拿出十幾份科研報告,管明棠對周仁講述著自己的構想,這十幾份科研報告,無一例外的都是從科技情報中心獲得的,儘管只是五十年代的技術,甚至有一些技術——比如氧氣頂吹轉爐、電渣重熔爐在科研報告中,只不過是初步研究報告,根本就談不上成熟,但如果將類似報告,分年度一一彙集的話,卻又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技術發展鏈,而對於公司設立的一個個研究所來說,他們唯一需要的就是充分研究這些科研報告,進而一步步的掌握這一技術,並在研究的過程中,完成原本需要數年甚至十數年才能完成的技術吸收。
“那個……”
看著面前的英文技術資料,周仁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科研報告都是建立在無數試驗的基礎上做出的,都是歐美鋼鐵企業竭力保密的技術資料,公司是怎麼獲得的?
“我可以知道,這些技術資料公司是如何的得到的嗎?”
“獲得的渠道,研究所就不需要的考慮了,總之,公司會透過一切方式,去獲得這些技術……”
管明棠並沒有解釋資料的來源,為了讓這些資料更像“西方技術資料”,他甚至特意在俄羅斯成立一家翻譯社,專業從事“工業技術資料”的翻譯。
“現在研究所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完成對這些技術的吸收,爭取在未來一兩年內,應用到實際生產之中……”
實際生產,以生產促進技術,以技術促進生產,或許管明棠並不懂得技術,但卻知道,劃時代的技術,對於生產的意義,當然更明白實際生產可以解決很多書面上這些技術人員無法掌握的或者不能理解的知識。
“嗯,另外,研究院還可以考慮一下,看看能不能在北方高等專科學校建一個院系,冶金工程學院吧,可以先辦一個進修班,以學校的名義辦,然後呢?在這裡鑽研一些純理論上的先進冶金知識,再配合研究院,進行一些技術上的嘗試,嘗試一下突破,總跟在別人的身後去學,永遠都是學生,我們現在即要當個好學生,更要學會,嗯,學會創新!”
創新!
或許源自於後世的、借鑑蘇聯技術資料的技術躍進式發展將促進北方公司的技術進步,但在管明棠看來,更為重要的創新,在借鑑的基礎上實現創新,而不僅僅只是“技術複製”。
“現在引進技術,是我們追上發達國家的柺杖,但是,如果沒有技術上的創新,永遠都不可能甩開這條柺杖,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能夠引進的技術,永遠都是成熟的,而成熟在某種程度上,又意味著落後,同樣,自主創新的能力又決定著引進技術的水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