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部分(第2/4 頁)
有著積極的帶動作用,它就無需擔心有人來動歪心思,畢竟它的影響力已經擺在那裡。
吳小正關心的是通貨膨脹的問題。
正如他所料,物價在年前就開始漲,而過完年後,不僅沒像往常那樣回落,還在繼續往上漲。
據資料統計,93年一到三月份,國內大城市的生活物價指數漲了百分之十七,而原材料價格上升了百分之四十。
到了四月份,這種漲勢似乎還在繼續。
毫無疑問,通貨膨脹真的來了,而且還來得很迅猛。
因為吳小正的提前預警,吳氏企業因此所受的影響相對較小。
不僅如此,因為吳氏企業早已囤積了大量的原材料,再加上又早已準備了較好的營銷手段來調整自有產品的價格,在物價上漲的過程中不僅沒有虧損,反而又多賺了一點。
這讓劉志軍、沈默等人對吳小正又是佩服不已。
劉志軍笑著說道:“小正,如果我們把年前囤積的那些原材料賣掉的話,現在就能賺差不多一半啊!”
吳小正倒沒覺得有什麼好得意的。
作為一個重生之人,過的是開掛的人生,預測這種事只能算是小兒科。
“注意,這種通貨膨脹還會繼續,明年還會瘋漲一年,而且漲得比今年還要瘋狂。”
吳小正又給劉志軍和沈默敲了一記警鐘。
作為企業經營者,準確地判斷出經濟發展的趨勢,並就此作出有針對性的經營決策,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吳小正可不希望自己的企業因為通貨膨脹而大受影響。
對於吳小正的話,沈默和劉志軍更加深信不疑。
接下來他們又有事幹了,那就是繼續囤積。
劉志軍這邊,他要和吳敏霞溝通,進一步囤積吳大廚集團所需的各種生產原料。
而沈默這邊,則是為即將開業的正佳廣場囤積一定的自銷商品,並且提前訂購幾座正佳廣場及正佳酒店所需的建築材料。
吳氏企業又到了大手大腳花錢的時候。
當然,花錢是為了掙更多的錢。
等劉志軍和沈默走後,吳小正開始關注起通貨膨脹的原因來。
在前世,他只知道這兩年出現了大得嚇人的通貨膨脹,但並不清楚原因是什麼。
在這一世,他覺得自己有必要認真研究一番。
作為一個企業家,而且是目標很遠大的企業家,不懂經濟肯定是不行的,重生雖然相當於開掛,可這掛未必會任何時候都管用。
而且,前世的他起步晚,發展勢頭比這一世差很遠,因此他可以不用懂太多的宏觀經濟。
可這世真的不同。
這世起步早太多,企業的發展前景也遠非前世可比,吳小正如果不懂一點宏觀經濟,稍一決策失誤,企業的損失就很大。
他認真研究起剛釋出不久的政府經濟報告來。
他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中國的經濟發展太熱了!
據統計,1991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8%,而到1992年,經濟增長率立即就上升到了13。2%。
這增長率升得太快了!
吳小正記得,後世他在上emba課時,有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曾經說過,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如果太低的話,未必是好事,可若是太高,同樣也未必是好事,最好能保持在8%左右的幅度。
之所以說增長率太高也未必是好事,是因為發展太快的話,很容易就造成因經濟發展過熱而導致的通貨膨脹。
事實上,大約在97年後的大約二十年時間裡,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確實是每年都控制在8%左右。
關於這一論據,吳小正在其它資料中也發現了通貨膨脹的端倪。
據統計,1992年,我國貨幣發行量多達一千多億元,為滿足經濟快速增長的需要,這比原計劃多發行了近一倍,貨幣供應量比1991年增長27%。
這遠遠超出經濟增長率(13。2%)和物價上漲(6%)之和,貨幣投放嚴重失控。
要知道,通貨膨脹的實質是紙幣貶值,表現出來的卻是物價上漲。
因經濟發展過熱,國家不得不發行過多的貨幣,卻最終導致了通貨膨脹。
吳小正終於明白,國家為啥要在今年夏天開始出臺宏觀調控的政策了。
再不控制和引導的話,整個國家都會亂套。
他開始認真回憶起幾個月後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