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勢,各具特色。造辦處玉作,體現皇帝旨意。
蘇州玉器,以精巧見長。
~赫赫有名的陸子剛、姚宗仁、郭志通,均出身於蘇州專諸巷玉工世家
~專諸巷玉器,玉直晶瑩潤澤,嬌嫩細膩,平面鏤刻是專諸玉作的一大特色,而其薄胎玉器,技藝更勝一籌
揚州玉作,以玉山子著名。
~蘇州玉雕以小巧玲瓏見長,揚州則以大取勝,玉如意、玉山子是揚州玉雕業的著名產品,
~揚州玉山子藝術特色明顯,玉匠善把繪畫技法與玉雕技法融會貫通,注意形象的準確刻劃和內容情節的描述,講究構圖透視效果。
(完)
翡翠詳解
一、什麼是翡翠?
從岩石學角度來看,翡翠是一種岩石,它是由硬玉(Jadeite)為主要礦物成分的輝石(Pyroxene)族礦物和角閃石(Amphibole)族礦物組成的礦物集合體,是一種硬玉巖或綠輝石巖。翡翠是商業名稱,具有歷史性和專屬性,從岩石學角度來定義翡翠應為:具有工藝價值和商業價值,達到寶石級的硬玉巖或綠輝石巖。
二、翡翠的A、B、C、D貨
翡翠,被人們稱為“玉中之王”。消費者購買翡翠時一定要問清是否是A貨,因為只有A貨才最具保值和增值的功能。
“A貨”是指翡翠玉,也叫“老玉”,是指除切磨拋光外,未經過任何人工改善處理的天然翡翠,顏色和透明度都為真。
“B貨”是注膠處理的翡翠玉,也叫“新玉”,它經過酸溶液浸泡,加入環氧樹脂(水晶膠),去除雜質、雜色,以提高透明度、淨度和原生綠色的豔度的翡翠,即顏色為真,透明度為假。
“C貨”是指染色處理的翡翠,也叫“新玉”,也就是說這種翡翠飾品豔麗的綠色是用人工方法進行著色處理的,即顏色為假的翡翠。
“B+C貨”是指注膠染色處理的翡翠玉,也叫“新玉”,即顏色為假,透明度為假。
“D貨”是指假翡翠,成分可能是合成玻璃、水晶、綠瑪瑙及市場上常見的“馬來玉”和“澳玉”等。
三、翡翠的顏色
翡翠的顏色基調大致可分為以下六種。
1、白色。基本上不含其它雜質元素。�
2、紅色。含化學元素鐵〈Fe3+〉〈俗稱為翡〉。
3、綠色。含2%以上地化學元素鉻〈Cr〉〈俗稱為翠〉。�
4、黑色。含2%以上地化學元素鉻〈Cr〉及鐵〈Fe2+〉。
5、黃色。含化學元素鉭。
6、紫色。含化學元素鉻〈Cr〉鐵〈Fe〉鈷〈Co〉。�
翡翠的色彩異常豐富,它是評價翡翠優劣和價值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在眾多的顏色中以紅、綠、紫三色為主,它們都是翡翠中的高檔顏色,其中尤其以綠色最為豔麗與名貴。因此,“綠翠”一詞幾乎成了翡翠的同義詞。翡翠綠色的深淺、濃豔、透明度高低、有無瑕疵,常常是判斷一件翡翠優劣的最直接的因素。
在傳統分色上,人們將翡翠的綠色以“濃”、“陽”、“俏”、“正”、“和”為上,反之則以“淡”、“陰”、“老”、“邪”、“花”為下。所謂“濃”,係指翡翠的顏色表現為深綠青翠而不帶黑色,而綠色比較淺微的,則為“淡”。“陽”就是顏色要明亮鮮豔,看上去使眼睛一亮,而陰暗不明亮的則“陰”。“俏”,則是指翡翠的綠色要顯得晶瑩美麗而且可愛,反之則為“老”。“正”,顏色要純正,不帶其他雜色,如帶有雜色,就顯得“邪”了。“和”,綠色要均勻一致,如果綠色分佈深淺不一,或者呈絲條狀者,就被稱為“花”了。
由於翡翠的綠色不同,為了區別這些綠翠,珠寶行業中給這些不同的翡翠綠色,冠之以最形象,最恰如其分的名稱,我們除了能從這些名稱中區別翡翠的品種外,更能看到翡翠內涵的文化性。
翡翠綠色中的上品有三種:
寶石綠,為深濃的正綠,不帶任何黃色,透明度好,高雅而莊重。因其色似祖母綠,故又稱“祖母綠”;
秧苗綠,綠色中略呈黃,透明度好,色感活潑有朝氣,因其色似翠綠的秧苗,故又有“蔥心綠”與“黃陽綠”之名;
豔綠,多指不帶任何黃色和藍色的中度深淺的正綠,純正,透明度高,美麗而大方,有的地方稱為“翠綠”。
這三種最為名貴,尤以寶石綠為最佳。其它如中品的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