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老劉說:“我希望你多幫助劉夷,把32旅整訓得和第1師一樣的有戰鬥力。”
有過一次經驗的耀武自然駕輕就熟,把在憲兵營時的那一套再次拿出,貴為上校團長的他和士兵同甘共苦,更是讓大家訓練熱情高漲。
當然,劉夷為人也不錯,在劉峙面前為耀武說了不少好話。
有國民黨三號人物何應欽的欣賞,有軍長劉峙的支援,耀武的仕途應該是一帆風順的。但是,更是時勢造英雄,第四次對zhōng ;yāng蘇區的“圍剿”不僅使耀武立下赫赫戰功,還使他得到了國民zhèng ;fǔ最高軍事領袖的垂青。
007猛將旅長
007猛將旅長
紅軍善於攻點打援,我若突圍,失去地利,必被全殲,如若死守,或可倖存。——王耀武
1932年6月,叫囂著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蔣介石對zhōng ;yāng蘇區發動了第四次“圍剿”。
中路軍總指揮陳誠的主要作戰計劃是:在宜黃方面取守勢,南豐方面待機而動,以主力由南城進攻廣昌。
dú ;lì第32旅由修水向萬載、銅鼓進擊紅軍。周恩來、朱德領導紅軍運用游擊戰,使32旅吃了一屁股的灰,在山區中武裝遊行了三個月,毫無收穫。
蔣介石大發雷霆,將旅長劉夷免職,派柏天民任旅長,帶32旅奔赴江西宜黃鎮。宜黃鎮是戰略要地,紅軍和**都要極力爭取此地。
8月17rì,彭德懷指揮紅軍第3軍團,董振堂指揮紅軍第5軍團,攻取宜黃,和國民黨的孫連仲部第27師主力在城南鰲頭山苦戰兩晝夜。
8月21rì晚,紅軍攻佔宜黃。總司令陳誠為了阻止紅軍北上,避免各部隊被紅軍各個擊破,急忙調集第8師、11師、14師、23師、24師、90師和第9路軍等**主力,圍攻紅軍第1軍團、第3軍團和第5軍團。
8月31rì,**第14師這支陳誠手下的嫡系jīng銳部隊攻擊宜黃,紅軍第3軍團的第2師,第3師和第7軍團的21師不敵,退出宜黃。
9月3rì,第14師的李旅負責守備宜黃。
當第32旅剛開進宜黃,宜黃鎮又被再次而來的紅軍重重包圍。
宜黃城外,漫山遍野的紅旗,嘹亮的軍歌讓柏天民膽戰心驚,不知道這次“赤匪”究竟來了多少人馬。
孤城無援啊,速給蔣主席發報。
蔣介石聞訊後也很恐慌,哪裡料到敵人會這麼快捲土重來,經過與智囊討論、協商,急電告知32旅和李旅:如果有突圍的機會,可以帶領軍隊撤出宜黃,以圖儲存實力。
一道最高軍事領袖的電令,無疑是大赦令,兩旅的中、高階軍官立刻開會,討論突圍事宜。
會議室中,煙霧繚繞,氣氛壓抑和低沉,很少有人說話。
多數人都主張撤退,但是怎麼撤,誰的部隊先走,誰掩護,大家又都沉默了。柏天民是臨陣換將來當的旅長,這位有著雲南濃重口音的將軍有一種指揮不動手下各團團長的感覺。
關鍵時刻,王耀武立身而起,侃侃而談:“紅軍善於攻點打援,我若突圍,失去地利,必被全殲,如若死守,或可倖存。”
接著,耀武繼續分析:紅軍雖勇,然武器裝備太差,槍支稀少,多為大刀、長矛、梭鏢,以此來進攻堅城,必然難以成功。我方除李旅的一部外,城中還有二千人的民團武裝,用這麼多的人馬穩穩防守一座彈丸小城,應該不難。
最後,他著重指出,如果撤退,將危及北面的臨川,從而對蔣介石坐鎮的南昌行營造成威脅,如果因此而使第四次“圍剿”功虧一簣,即使部隊安全撤走,卻破壞了整個戰局,在座的諸位恐怕難辭其咎。
這話說得柏天民心中咯噔一下,他雖然是黃埔一期和陸軍大學畢業,但因為是雲南人,與龍雲、盧漢走得近一些,不是蔣介石的嫡系,現在城中的李旅只有1個團加1個連駐守,老柏就是宜黃最高的指揮官,如果問責,老柏知道自己是跑不掉的。
“好,就按佐民所說的辦,本將軍誓與宜黃共存亡,城在人在,城陷我亡,具體的守城戰略就由佐民全權負責,所有將官必須聽其號令,誰敢不停,我斃了他。”柏天民道。
其實,老柏的書生氣很濃,與戰場上真槍實刀地殘忍屠殺相比,老柏更願意到軍事院校裡去當一名學究。所以,後來他屢次申請到zhōng ;yāng軍校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