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辦法,吃哪碗飯就得受哪種氣,你實在受不了這種味道,你可以不幹啊。”
“哼,你這個插根大蔥裝大象的豬rì的雜種,老子不幹了,把我的薪水結清,老子捲鋪蓋走人。”
“喲,喲,喲,秀才別罵人啊,按照廠裡的規定,你沒有幹滿一年,那六塊五保證金,只能退還給你兩塊哦。”
“兩塊就兩塊,拿來。”氣憤異常的耀武也別無它法。
辭別天津的耀武經一名遠方親戚介紹,來到上海馬玉山糖果公司當售貨員,工作條件比菸草公司好多了,但是這仍然不是他的志向所在。上海是中華經濟最繁華的城市,其中各種新思維、新思cháo都在上海傳播,來到上海後,耀武也接觸了各種新鮮思想,志向逐漸明朗起來。
“**!”一名印度大鬍子巡捕邊罵道,邊一腳把一名過馬路緩慢的老太太踢出去兩米多遠。
“大娘,大娘,你沒事。”耀武急忙把老太攙扶起來,問道。
“沒事,沒事,小夥子謝謝你啊。”站立起來的老大娘感謝道,她繼續說:“我大中華之地,居然讓這些長毛鬼來蠻橫無禮地橫行,中華無人啊!”
這種外國巡捕在租界裡蠻橫無理,任意欺辱國人的事情是三天兩頭常發生的。
“**you!大丈夫生逢亂世,豈能為一平庸者,當平天下,收臺灣,滅倭賊,飲馬東京灣!把你們這些外國雜毛全部趕出中華去!”王耀武挺直胸脯對著那名印度巡捕大叫道。
印度巡捕只聽懂了第一句話,不知道王耀武其它是說什麼,但是他被耀武的那股氣勢震懾住了。
當時的中華,各派軍閥連年征戰,卻是為一己私利,搶地盤,撈財物,不顧人民的死活。唯一有希望的革命聖地是廣州,有志向從軍救國的青年都去廣州考黃埔軍校。
耀武毅然決定投考黃埔軍校,投軍報國,跟隨國父孫中山先生再造共和。他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數理化和軍事知識,閱讀先進的報紙和期刊。
1924年多,耀武抵達廣州,透過考試,成為了黃埔軍校第三期學員。
在黃埔軍校,耀武刻苦學習,不懂的不恥下問,許多科目都為優秀。
一年多後,1926年1月,從黃埔軍校畢業後,王耀武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1師3團4連任少尉排長。由於其帶兵得法,作戰英勇,引起了師長何應欽和團長錢大鈞的重視,不久就提拔為上尉連長。
二次東征後,何應欽成立第1軍軍部直屬憲兵營,他也是一個用人唯親的人,以其內弟為營長。但他也知道內弟是有多點水平的人,恐怕難擔重任,故掉耀武去當憲兵營一連的連長,告誡耀武說:“年輕人,憲兵營關係我軍的紀律和聲譽,帶好這支隊伍至關重要,你很能帶兵,所以特意讓你當第一連的連長,幫助營長把全營兵帶好,好好幹,大有前途。”
聰明的耀武自然心領神會,他與士兵同吃同住,要求士兵做到的,他先示範做到。訓練時很嚴酷,但是生活中又很關心士兵,一起談心,溝通官兵間的感情。三個月後,第一連就成為了紀律嚴明,戰力兇悍的隊伍。
當然,何應欽的內弟也不是妒賢嫉能之人,他經常把耀武的優秀表現向何應欽彙報,贏得了何應欽對耀武更多的欣賞。同時,耀武也得到了福州地方法院鄭推事的欣賞,把女兒鄭宜蘭嫁給了耀武。
1927年2月,軍校畢業才一年多的耀武再次升官,被何應欽調到第1軍補充團,任第2營少校營長。
同年8月,補充團參與堵擊賀龍、葉挺的南昌起義部隊,戰功不大。
10月,何應欽調耀武到其嫡系部隊第1軍第22師第4團第3營任營長。
1928年chūn,他所在部隊參加對張宗昌、孫傳芳軍閥部隊的進攻。
5月1rì,rì本庇護張宗昌,製造了濟南慘案,蔣介石不敢招惹rì本,下令北伐部隊繞道前進,撤出濟南。王耀武有意和rì本人一打,但又不得不服從命令。
他在自述中寫道:我當時十分不願退出,我曾向上級堅請向rì寇反擊未準,氣憤填膺,忍痛退出濟南。
1930年3月,耀武被軍長劉峙舉薦為dú ;lì二團中校副團長。不久,在中原大戰中,耀武屢次建功,升任dú ;lì第32旅第1團上校團長。
dú ;lì32旅的旅長是劉峙的侄兒子劉夷(又是任人唯親,好像一直是中國人的通病),劉峙也是希望耀武能像在憲兵營時一樣把該旅帶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