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高懸在上不易偷盜,豈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這也恰好解釋了為什麼懸棺葬總是發生在有水體流經的峽谷地區。
這些壁畫和文字,還向我們傳遞了一種事實:古代的白虎之巴曾經是一個十分強大而好戰的部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白虎之巴可以說代表了整個巴國,儘管其它部落並沒被完全降服。
同時白虎之巴還可以稱之為一個“遊戰部落”,它的早期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征戰、擴張、遷徙、掠奪的過程,也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白虎之巴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疆域,也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國家機器,所以說那時的巴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巴國,而只能稱為巴族或白虎部落。
自有了尹幹之後,才開始農耕定居生活,正式設立國都,建立完整的國家制度,也才算是真正的國家。但好景不長,剛剛立國不久,接連遇到兩場浩劫。一夜之間,由一個強大的邊遠小國變成一個人見人欺的小部落,若非隱入絕谷之中,早就滅絕殆盡了,而絕谷中的白虎之巴卻以巴國正統自居,不是說沒有緣由的。
<;a>;手機使用者請到mqidian閱讀。<;/a>;(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微信公眾號!)
 ;。。。 ; ; 第二十七章蔓子之殤
特別有意思的是,文字講到“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乃是指巴人善戰,以奇怪的歌舞方式嚇阻殷人,使得一部分殷兵陣前倒戈,在武王伐紂的戰爭中立了大功,所以武王將自己的最疼愛的女兒嫁給巴王,極其籠絡他。可見巴很早以來便有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
頭腦中突然浮現一個人名。
“祭司大人,請問您知道巴蔓子將軍嗎?”
“巴蔓子、巴蔓子,祭司又一次合上雙目,似在回想搜尋……”
“怎麼大人不知道巴蔓子將軍嗎?”見他這種神態,我不僅有點失望。
“怎會不知道?巴國由盛到衰正是從他身上開始的。”祭司臉色蒼白,語氣沉重。
“祭司大人可否將這巴蔓子的事講與在下聽聽?”我小心翼翼的問,生怕引起祭司的不安,因為祭司好像對這個人並沒有好感。
“既然到了這裡,我索性把巴國過去發生的一些事講給你聽聽,瞭解我巴人命運的多舛,更要珍惜如今和平安樂的可貴。”祭司一語雙關的話,似在暗示我。
“那正是我衷心祈願的。”我躬身敬禮,誠惶誠恐。
“唉,歷代巴王的確立,都是極其艱難的選擇,尤其是巴王有兩個以上兒子的時候……”祭司用手理了理紗帽,沉思片刻。
“到第四十二代巴王登天的時候,卻有三個兒子爭位。祭司一派主張按慣例立大王子為新王,長老貴胄們則主張立二王子,而以巴蔓子為首的將領們則主張立三王子,各據其理,互不相讓。”祭司再一次停頓,尋找合適的表達。
這個時候我是絕不敢發出一點聲息,怕打斷了他的思路。
“在祭司的堅持下,立大王子為新王,但長老貴胄們不服,竟然引秦軍入巴,趕走大王子,殺死了祭司,擁立二王子為新王;巴蔓子更是以勤王為名,以三城之約為代價,借來楚軍助戰,趕走秦軍,殺死二王子,擁立三王子為新王。”祭司的語氣低沉,而我的心亦愈來愈沉重。中國曆代皇位之爭,何嘗不是兄弟相煎父子相殘呢,“玄武門之變”不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嗎。
祭司不理會我的沉思,自顧講吓去:“本來只是巴國的內務,卻被那些不明大義的人引來外敵加入,更以獻帛裂土為代價,開了引狼入室的先河。”祭司臉現憤懣與無奈。
這樣看來,史書中講到這個情節的時候,只說是“平亂”,卻不知是何“亂”?原來是為了爭奪王位的內部鬥爭,最後以巴蔓子為首的實力派贏得了勝利,他們所擁戴的三王子做了第四十三代巴王。
“更糟糕的是,那巴蔓子即以三城為餌,事後又不履行承諾,惹那楚國懷恨,多次派人討要,留下禍根。”祭司在講到履行承諾幾個字的時候,特別加重了語氣,眼睛緊緊地盯住我。
奇怪,就我所知,現代人在講到巴蔓子的時候,都以其“背諾守忠”為佳話,忠州、重慶都有巴蔓子墓,而湖北恩施也建有巴蔓子廟。立為萬世楷模,忠州地名即由此而來,沒想到在祭司看來,卻是巴國的罪人。
“巴國既生內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