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上,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畫許多人在崇山峻嶺間砍伐巨木,平壩中有高大的樓閣正在興建:第二部分是洪水滔天,房屋倒塌,水中漂浮著巨木和屍體,旁邊的一段文字記錄了白虎之巴突然消失之前發生的一場大劫難,裡面竟然破解了一段歷史懸案。
第三段文字最有意思:
“平王東遷四百一十五年,巴國以楚人尹幹為相,引農桑、革朝政,國力日盛。服庸、蜀、盧、彭、濮諸國,都魚庸,疆域空前。乃伐大木,興土建,立宮闕。未成,天降大雨,旬月不停,屋塌山崩,大江水漲數十丈,大木浮屍盈江,水不能飲。乃以浮木琢棺,斂屍納於巖縫,木還於土。又數月,水落江平,尹幹曰:“南山有洞,遷而居之。”
這段話透露了以下重要資訊:其一,平王東遷四百一十五年,應指周平王遷都洛陽。周平王東遷是公元前七百七十年,之後四百一十五年,應為公元前三百五十五年左右,為戰國時期。當時巴國聘任楚人尹幹為相,引進農耕生產,改革朝政,國力日益強大,又征服了鄰近的蜀、庸、盧、濮、彭等小國,疆域空前廣大。
其二,又遷都魚庸,大興土木,修建宮闕,但還未建成,天降大雨,幾個月不停,山洪暴發,形成巨大的泥石流,房屋被衝倒,山體滑坡形成了堰塞湖,長江水漲幾十丈,浮木和屍體鋪滿了江面,水也被汙染了,可能還發生了嚴重的瘟疫,白虎之巴損失慘重。於是將水中的大樹琢成木棺,將浮屍斂入其中,放置在江岸的巖縫中。雨停水落之後,便形成了懸棺。
其三,大雨之後,巴王失去了居住的房屋,尹幹提出建議,南山有很多洞穴,可以搬到那裡去居住。
這段文字明確地指出了巴國遷都魚庸的時間是公元前355年,並簡要解釋了懸棺形成的原因。
但其中也有幾個疑點:一是它的疆域究竟包括哪些地方?被其征服的鄰國庸、蜀、盧、彭、濮可否列入巴國的範疇。
二是巴王為什麼會放棄平闊有鹽的鹽陽而遷都地處山區的魚庸,這個魚庸是否今日的夔城,是因為當時戰亂不斷,以魚庸為都有夔門和高山峻嶺為天險,易守難攻,還是因為魚庸位於蜀、庸、盧、彭、濮等諸國的中心地帶便於控制?
三是天降大雨,數月不停,山洪暴發,屋倒山崩,為何以後的歷史書籍中沒有詳細記載,是因為當時諸侯國征戰頻繁,自顧不暇,還是因為原有記載,但被秦始皇焚書坑儒時一把火燒了?
四是按照文中所載,懸棺的形成應在公元前350年左右,也就是中國的戰國晚期,這與考古發掘的關於懸棺最早年代的考證吻合,但考古發掘測定的懸棺除戰國晚期之外,還有秦漢時期的,是科學測定出了差錯嗎?
記得有次參觀均窯,研究所的人告訴我,即或是同樣的配料,同樣的火候和同樣的燒製時間,出來的均瓷也會不盡相同。只要配料時外部天氣有所差異,出來的色彩便跟著出現差異。
那麼有沒有這種可能:不同天氣,不同水質,不同樹木入殮的屍體會不會同位素衰變係數也不盡相同,因而造成科學儀器將同一時代的懸棺判定為不同時代呢?
或者還有一種可能,即在歷史上曾發生過好幾次大洪水並形成堰塞湖,每當發生洪水的時候人們便將浮木琢成棺材斂屍存放於巖穴當中,水退後便形成了懸棺。
而每次形成堰塞湖的水位並不一致,所以懸棺的高度也不一致。但這樣解釋未免有點牽強,若說第一次洪水因為各種原因歷史上沒有一點痕跡可尋。那麼秦漢以後的幾次大洪水怎麼可能會沒有記載呢?
但不管怎樣,有一點可以肯定,懸棺肯定主要是大洪水之後留下的產物,很難想象在遠古生產力非常落後的時代,一個普通人死後人們會花多大的人力物力搭建高架或利用其它繁重的手段將棺材置於高高的巖縫中。
其實古時發生的一些事,原本是十分簡單的,只不過事過境遷,滄海桑田,人們不知道當時的實際情況罷了。現在的人們所處的社會太複雜,人際關係也複雜,自然便把古時原本十分簡單的事複雜化了,甚至不惜引經據典或透過實驗來加以論證。最怕別人說自己的想法太簡單,解釋太膚淺。
如此說來,現代人究竟算是聰明還是愚蠢呢?
或者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在公元前6世紀到2世紀之間,廣大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區處於一個地質活躍期,加之雨水又特別多,因而造成了很多地區的洪水暴漲和溶洞垮塌,而廣大的古巴越地區與水親近,琢木為棺十分盛行,將之納於巖穴則不佔田土,水退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