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第2/4 頁)
;李林甫絕對不會再想招他為婿;卻不曾想;李林甫不但沒有放棄這個想法;而且還在一個他根本沒有選擇餘地的場合裡;將此事給揭出來。
這可就是近乎逼婚啊……不過葉暢想到李騰空;心中不免一軟。
他嫂嫂方氏曾批評過他;性格之中最弱之處;便在於太軟;特別是若別人無條件地對他好;他便難忘舊情。象蟲娘、李騰空;她們的身份其實都註定了跟著一堆麻煩;但是因為她們真心待葉暢好;哪怕這裡那裡有些冒犯葉暢利益之處;葉暢也不會在意。
李林甫提出此請;李隆基面色有些不豫;看了看葉暢;略一猶豫;然後道:“這個……李卿;你家幼女可是空娘?”
李隆基也見過李騰空;對於這個女郎還是有些印象。李林甫點頭道:“聖人還記得;正是空娘。”
“朕記得;她是你愛女;你可是片刻都不捨得她外出的;如今怎麼捨得她外嫁……這可是要嫁到遼東去啊;那裡太遠;一年才能見到一回吧。”李隆基說到這;又看了看葉暢;猛然想起;葉暢也是一年才回京一趟;上回返京;還幫自己將楊玉環勸回宮中;此次他回京;自己卻有意冷落他;多少有些對不住他;心中不禁生出少許歉疚。
但轉眼間;李隆基就將這歉疚拋開了;身為大唐天子;不需要這樣的歉疚。他盯著李林甫;李林甫乃宰相;葉暢乃邊將;宰相與邊將結成親緣;其背後隱藏著的巨大政治風險;想來李林甫不會不考慮。故此;李隆基緩緩道:“讓空娘遠嫁遼東那荒蕪之地;李卿捨得?”
“臣自是不捨;故此臣存有私心;請聖人允許葉暢遙領遼東行軍總管府長史一職;另委他人為遼東司馬;留葉暢於京師之中。”李林甫面不改色地道:“如此一來;臣得愛婿;聖人得良臣;葉暢得美職;臣女得佳偶……四全其美
他這番話說得李隆基忍不住笑了起來:“你倒好;佔盡便宜;還說朕得良臣……莫非他在邊疆;就不是朕的良臣?這些年來;邊將耗費越來越多;可象他一般斬首數千俘獲過萬的戰績;卻沒有幾次他這般乳虎雛鷹;拘在京中;才是浪費”
李隆基表示反對的意思;但是態度卻不是堅決;眾人都明白;他還是非常介意李林甫與葉暢的聯姻——中樞的宰相與邊關的大將聯姻;對於皇權是巨大的威脅。
“是臣疏忽了;不過;微臣覺得;葉暢最大的本領;並不在邊關;而在理財;若他在中樞;朝廷理財之上;便多一能手;臣內舉不避親;自覺理財之術;不如葉暢。”
李隆基頓時大為意動。
人越老;便越貪財;李隆基便是如此。他倒不是真的要把錢藏在內庫裡不動;而是喜歡看到內庫充盈同時花之如流水的感覺。葉暢賺錢的本領他已經很清楚了;若在中樞;也能如此賺錢的話;那麼葉暢對李隆基的意義;就更遠勝他在邊疆獲取一兩場勝利了。
此時大唐;名將雲集;就連王忠嗣這般人物;也只能被趕到四川去啃大米;坦率地說;只要朝廷保持進取心;多一個少一個葉暢;根本不重要。
但賺錢的人;卻是永遠不嫌多的。
“此事我看……若無旁人反對;那就……”
“我反對”
正當李隆基欲應下此事;突然間聽得一人大聲說道。
李隆基在此下決定;竟然還有人敢反對?
包括葉暢在內;所有人都驚住了;就是李隆基自己;也愣了愣;不悅地側頭看過去;這一看;他的不悅就變成了尷尬。
“壽安;你怎麼……來了?”
來到眾人面前的;正是二十九貴主;蟲娘。在準備正式封她為公主之後;她總算有了正式的名字;李壽安(這是歷史上蟲孃的封號)。
“父皇;臣女臣女非葉暢不嫁;若是父皇將別的女子許配給葉郎;那就放臣女去當姑子吧”蟲娘看了葉暢一眼;然後跪倒在李隆基面前。
李隆基雖有心理準備;可仍然被壽安的這話嚇得張大嘴巴;半晌合不攏來。李林甫眼中奇光亂閃;心中既是惱怒;又覺無可奈何:誰會想到;堂堂大唐的公主;竟然會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出非某人不嫁;而且這人還在場
葉暢同樣驚呆住了。
蟲娘有些任性;有點小脾氣;不過總起來說;是宗室女子中難得的善良之人。她雖是個假道姑;卻沒少拿自己原本就不多的私房來撫孤濟貧;哪怕後來受葉暢之助;她依然如此。
她性子上有些缺點;不過大節不虧;而且對葉暢是真心好。當初葉暢提出經營邊疆的方略時;別人不是嘲笑便是冷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