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2/4 頁)
貨;中原遷遼東的人物;都被盯得緊緊的;葉暢的移民、傾銷之舉;都不會再象現在一般順利。而且這個苑鹹;葉暢知道其人;他是李林甫親信之一;又與王維友善;原本為李林甫書記;拜中書舍人;只是因為兄弟違法;他受其牽連;被貶為漢東司戶。此人乃是鐵桿的李林甫親信;他放在登州;監視之意異常明顯。
這是交換;葉暢很明白這一點。他若想保留自己在遼東的職司;甚至他想要安全回到遼東;就必須答應這些條件——甚至李林甫不用他答應這些條件
葉暢吸了口氣;眼睛眯了起來。
“夫蒙靈察通曉西域之事;如今安西正與小勃律激戰;調夫蒙靈察去遼東;安西戰局當如何處置?”
葉暢第一個問;便讓李林甫很是驚訝;他所言者竟然不是討價還價;而是考慮西域的局勢。李林甫也不禁眯起了眼;又仔細打量著葉暢。
這小輩;當真是有幾分自己的模樣;便是再有私心;也先以國事為上啊。
李林甫自己是這般看待自己的;他雖然被人譏諷不學無術口蜜腹劍;但他自己卻認為;自己的私心亦是為國家著想。當初最受李隆基敬重的寧王在朝廷任免官吏時直接點了十人;要求朝廷各授官職;旁人都因為這是舊例而不出聲;卻唯有他覺得不妥;斥其中一人以示公正。他自己從小吏升上來;故此對於那種靠著一兩篇詩文便一步登天的所謂“文章之士”甚為不喜。
“高仙芝可替夫蒙靈察。”李林甫道。
葉暢有些默然;確實;高仙芝這個高句麗人可能比夫蒙靈察更適合為安西節度使。李林甫私心雖重;任用胡人、寒士為邊將;以塞出將入相之路;但他任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安思順、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等諸輩;都是頗有戰功。
不過此輩正因是胡人;所以往往不以唐軍將士性命為慮;安胖子如此;其實高仙芝、哥舒翰亦是如此。李林甫的眼光;僅僅拘限於軍事才能;而他的私心;又讓他無法任用比彼輩更適合的王忠嗣等人。
“夫蒙靈察不可去遼東;苑鹹不可去登州。”好一會兒之後;葉暢慢慢地道。
“汝待如何阻之?”李林甫嘿然一笑道。
“安祿山必阻夫蒙靈察;何須勞我動手?”葉暢正視李林甫道:“隔絕陸路;夫蒙靈察又無我治政撫民的本領;只靠著他自安西帶來的百十親信;如何能治遼東?”
葉暢知道李林甫是聰明人;看問題看得透徹;故此也不藏著捂著;說得非常直接。安祿山如今控制范陽、平盧二軍;便是葉暢才掌握著積利、建安二州;他都要火急火燎地跑來與葉暢爭奪;何況夫蒙靈察若成了遼東總管;沒準就要將平盧軍給他分走。這個任命;他肯定會卯足了氣力進行阻撓。
外有安祿山阻撓;內有葉暢不配合;夫蒙靈察便是在遼東上任;也坐不安穩。
“苑鹹一至;安東商會收益必損;如今我每季都會往長安送一份商會收益報表;朝中諸家貴女;見收益銳減;豈容苑鹹在登州長久?三月不足便更為他人;所害者非我;實相公之名也”
葉暢第二句讓李林甫不免有些苦笑了。
他再度仔細打量起這個被自己看好的年輕人來。
不知不覺當中;這個年輕人憑藉他賺錢的本領;竟然在朝廷裡形成了一個以他為紐帶的團體。初時便是李林甫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利益團體的形成;當他意識到的時候;卻發覺這個團體似乎已經失去了控制。
至少他如果不動用全部資源;做好殺人一千自損八百的準備;是無法與這個團體真正反目的。
“既是如此;那咱們就不必再談了。”李林甫道:“你如今聲勢浩大;聖人很快就會見你;想來遼東、登州;聖人亦有安排;用不著老夫來操心。”
這下輪到葉暢苦笑了。
他可以憑藉安東商會的利益集團來制衡李林甫;卻無法藉此來對抗李隆基的意圖。
“依李相公之見;當如何?”
“不要問我當如何;當問你能如何。”李林甫道。
葉暢微垂下眼瞼;思忖著自己能做出什麼樣的讓步。對於李林甫來說;每年多送些錢財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那麼他希望自己做出什麼樣的讓步?
“你不必急;可以回去慢慢想。”李林甫再度佔了先生;捋須笑道:“十一郎;只要在聖人見你之前想好……”
“我此後會留在長安之中。”葉暢抬起頭;忽然說道。
此語一出;李林甫驚得手上用了些氣力;鬍鬚都扯斷了幾根;疼得他險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