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4/4 頁)
;接替他們父親之職。
“此子在長安西市;整頓市容;頗有成績;水泥一事;更是給京兆府等一大財源”楊慎矜兄弟長得都是氣宇軒昂;他一撩眉:“只可惜韓朝宗等看得緊;便是太府;也伸不進手來賢弟;此次將他邀來;你定要結好於他;讓他財計之略;為我所用”
頓了一頓;楊慎矜又道:“李相有意再拜我為御史中丞。”
太府少卿雖是貴官;但在朝廷之中;終究只是財計之臣;御史中丞則不然;再進一步;便有可能為相。故此;楊慎矜說起此話時;聲音也不禁有些顫抖。
楊慎名頓時明白他的意思。
對於楊家兄弟來說;這一步是關鍵;若能邁出;宰相可期。但邁不出去;他們家族也就僅此而已了。
此前李隆基便有意任楊慎矜為御史中丞;以表彰他這些年來開源節流供自己揮霍之功;可是楊慎矜畏懼李林甫;推辭了這份任命。再然後;楊慎矜開始結好李林甫;特別是透過自己的表侄王來與李林甫拉好關係;李林甫對其知趣很是滿意;便又有意舉他為御史中丞。
可是有意和行動是兩回事;若想得到李林甫真正的支援;楊慎矜還得有所行動。
偏偏楊慎名奏轉的《災後應急問對》不為李隆基所重視;這讓楊慎矜看到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愚弟還是不知;兄長為何將希望寄託於這葉十一身上。”
“賢弟不在京中;不知京中如今的傳聞;都說轉運使韋堅;有可能拜相。”楊慎矜委婉地說道。
“韋堅?”
楊慎名頓時明白了前因後果。
韋堅能得李隆基看重;靠的是漕運;直接點說;就是能給三郎皇帝送去錢糧。若楊慎名能在洛陽做得漂亮;證明他們楊家在送錢糧上不遜於韋堅;自然就可以得到李隆基的賞識。
雖然沒有正面同李適之、韋堅等衝突;但卻是間接幫了李林甫一把;李林甫也希望有善財計者支援。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洛陽的災情報到長安去;中樞卻幾乎沒有什麼動靜。
故此;洛陽城看似小小的災民安置工作;實際上卻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於繫到大唐中樞兩方力量的消長平衡。
“而且;葉暢向來與韓朝宗等較近。”楊慎矜這時又笑了一下:“奇怪的是;韓朝宗一直不舉薦葉十一為入流之官;多是尋他臨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