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3/4 頁)
這才十月中;便已經有人凍死;待更冷的十一月、十二月;還會凍死多少?
以洛陽府之力;乃東都之地;收容兩千餘名災民;對於這個百萬人口級別的大城來說;不應是什麼難事。這背後;只怕又有什麼緣故。
“聖人又欲東巡。”楊慎名一句話;讓葉暢明白了。
皇帝出巡一次;都意味著糜費鉅萬;別的不說;隨行的軍士、官吏;數量就要以十萬計。這麼多人吃馬嚼;還有要為這些人奔走的役夫的吃喝;全部加起來;所消耗的絕不是一點半點。
洛陽府庫當中;自然是有糧有錢的;但那些錢糧;卻不是楊慎名能動用。他能動用的;卻又要留下來防備不時之
“胡鬧”葉暢忍不住在心中大罵了一句。
這都什麼時候了;李隆基這時還想著東巡;雖然夏季洪水災難不是太大;可也造成了幾千災民。
“至少溫泉宮那邊;陛下是一定會去的。”楊慎名補充了一句;然後苦笑:“故此;本官著實無能為力;想到你當初未有半點援助;便將一村之民自洪災中帶出……本官全力支援你;這兩千餘災民;你安置得成吧?”
“某又不是官……”
“我知你志不在此;不過為了便宜行事;本官已經上表朝廷;如長安故例;特聘你為洛陽權錄事。”
葉暢實在無語了;韓朝宗那廝可是開了個好頭
錄事原本就不是什麼美差;雖然也有品秩;算得上是入流之官;可是這個官位;原本是為那些不入流的吏員準備的;他們科舉無望;升官入流;就指望著這個錄事。
可見“錄事”這個官職定位是多麼尷尬。
至於前邊加個“權”字;更是臨時的意思。有事時便用;沒事時便解聘;如今稱“權”;另一世稱“臨時工”;不管哪一世;都是最好的攜諉責任的物件。
這個楊慎名;也是不厚道
葉暢心中腹誹了幾句;不過他肚子里正暗罵;那邊楊慎名又道:“你志不在此;本官早已知之;權錄事參軍一職;不過是方便你行事。洛陽別處與長安不同;卻有一處都一般;就是滿地權貴;沒有個名頭;便是胥吏差役;你亦驅使不動。”
“就是加了一個權錄事之職;只怕也驅使不動。”葉暢苦笑道。
“本官說了;要什麼;本官就給什麼。”
葉暢琢磨了一會兒;然後道:“某在大福先寺停留一日;卻不是沒有收穫;以某之意;第一步;應是將城外災民自城北遷至城東;位於建春門與洛水之間;我看有幾塊空地;如今秋收已畢;並未種植;在此先搭建木屋;以備寒冬
“這些空地卻是私田。”
“無妨;最多便到來年開春;這些災民便另有安置;或返鄉重建;或在洛陽城中從業。到時空地上的木屋;便歸這些私田田主就是。木屋所用木料;可由洛水放來;便於運送……”
要安置災民;第一件事就是要有住宿之所。葉暢雖然沒有親自去城北看災民的居所;但昨日已經打聽過了;災民居所只是茅棚;連風雨都遮不住;更別提保暖了。
他一一說起自己的想法;楊慎名連連點頭;在說完大致框架之後;葉暢又道:“此事說易行難;具體如何去做;我還得親身去看了災民之後再說……總之;無非是以工代賑罷了。”
“這便是關鍵了;以工代賑;終究是要錢糧的;某去何處變出許多錢糧來?”楊慎名嘆息道:“錢糧出自何方;若有錢糧;何須煩勞葉郎君你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哪有這般道理?”葉暢忍不住抱怨道:“方才你還說要什麼便給什麼的”
“錢糧除外”
“真有乃兄之風”葉暢在心中暗暗嘀咕了一聲。
楊慎名的身份非同一般;嚴格來說;他乃是前隋宗室;隋煬帝之玄孫。他父親楊崇禮;為太府少卿負責府庫財帛;卻清廉自守。其兄楊慎矜有乃父遺風;慣會理財;為李隆基看中。
從楊慎名處得到的支援;主要是口頭上的;除此之外;便是撥了些差役給葉暢支派。葉暢決定先去城北看看災民;故此告辭而去;他背影才離開;屏風後邊;便轉出一個人來。
“你信此子?”
“如今也只能如此;兄長難道不信他?”楊慎名向著來人拱手。
葉暢絕未想到;躲在屏風之後的;就是楊慎名的兄長楊慎矜。
楊家三兄弟裡;楊慎矜清名最盛;目光敏銳;又擅理財;故此被李隆基任命為太府少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