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4 頁)
少遷居僱用;沒有罪籍那麼麻煩;不需要走太深的官府渠道。
“你認得他們?”
“這兩年梁公去世;往來少了些;以往梁公尚在時;某常去見他們。”
葉暢非常滿意;這張休不僅本人是個研究型的人才;而且還在工匠之中有這樣的人脈關係
“我新近有一書;你且先看看。”
葉暢沒有直接對張休說什麼;而是召來淳明;令其去自己書房中取一部書稿。不一會兒;淳明便跑了過來;將那書稿交與了張休。
張休開啟一看;扉頁之上;卻抄著一部長文。
屈原的《天問》。
張休雖然興趣不在於詩賦文章;但是屈原的《天問》他卻是很熟悉;他的族叔一行;曾花費不少氣力;想要解答《天問》中的問題。
張休詫異地看了葉暢一眼;莫非……這些不知難倒了多少聰明人的問題;葉暢竟然有了解答?
葉暢笑了笑。
另一世支教之時;居於莽莽群山之間;屈原的《天問》與柳宗元的《天對》;亦是他排遣寂寞時所背的文章。
柳宗元所處的時代;距此時稍後不遠;柳宗元的天對;若是不知情的人看到;當真會以為驚世駭俗;必然要遭官府窮治其罪。
但是柳宗元雖是被貶;卻與這《天對》沒有任何關係。
不過葉暢出於保險起見;並沒有拿出這《天對》來;因此張休翻到第二面時;就變成了他正感興趣的東西。
“熱與冷?”
第二頁就是在講熱與冷;葉暢根據木匠等總結出來的經驗;指出傢俱冬夏之時會變型;便是因為熱脹冷縮的結果。然後大膽地提出;人周圍並非真空;而是有氣;氣受熱鼓脹變輕;便如船浮於水中一般;將孔明燈托起。待到空中燭火熄滅;氣又變冷;於是孔明燈便落下。
“長安一別之後;我想起此問題;猜測便是這個結果;然後做了數次試驗;與此結果應證。”葉暢又道。
“原來……原來是這個道理;我們周圍;都有氣?”張休想了想:“確實;定是有氣的;我們吸入;撥出;皆是氣流;若是以布袋中空;塞入水中;刺破一孔;亦有氣泡溢位。還有;京城中的球;也是在豬尿泡中灌入氣……”
一瞬間;他便進入狀態;再度開始喃喃自語起來。
葉暢知道他會沉在這本書冊當中;這原本是他編寫出來;準備用來教授學生們一些物理常識的教材;至於屈原的“天問”;也不過是激發學生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究熱情;若是有文人指摘他所教非正途;也可以以此來搪塞。卻不曾想;這教材手稿還沒有編成幾頁;便有了讀者。
“貓兒兄;怕是要麻煩你回長安一趟了。”葉暢轉向賈貓兒:“那些工匠;能請多少來;便替我請多少人。請不到本人;他們子侄、徒弟亦可。至於工錢;年百貫之內;你可隨意作主。”
“百貫?”賈貓兒訝然。
這些工匠為朝廷做事;只不過得些米糧罷了;工錢是分文皆無的;平日裡便是接著些活兒;也是多方盤剝;若真能給他們百貫;只怕一個個哭著喊著也要來。
“對;你控制一下數量;莫要惹起太大的風波;此事需做得隱密。”葉暢說到這;向賈貓兒使了一個眼色。
賈貓兒會意;點了點頭。
那些工匠雖然遇赦而成雜戶;可終究是在將作匠與少府匠掛了名的;等閒是出不得長安城。葉暢的意思;就是讓他使用非常手段。
對於數萬匠人來說;跑掉個十幾個;那是每年都會有的事情;朝廷也不會太著緊去查。這其中;少不得行賄、私自過關等非法手段;對賈貓兒來講;這是輕車熟路。
“這些工匠的安置……”葉暢琢磨了一下;這些工匠;不可能安置在臥龍谷;一來盯著臥龍谷的人多;二來則是因為臥龍谷空間狹小;辦了學堂的話;實在是沒有空地給這些工匠。
看來;有必要往覆釜山裡再拓展了。
對此葉暢不是很著急;覆釜山乃是太行山支脈;太行山中曾經藏過十萬山賊;就是現在;山裡也有化外之民;在距離臥龍谷不遠的地方;再闢一山谷;建成工匠區。然後嚴加守護;正好鍛鍊一下族中子弟;讓他們學會做點實事。
他心中早有擴建臥龍谷的念頭;因此這一琢磨;便想到了地點;就在離臥龍谷約是四里外的另一處山谷;恰好夾在群山與吳澤陂之間;一邊是湖;一邊是山;交通甚為不便;到時就設一渡口;便於保密守衛。
葉暢正琢磨著這些細節;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