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2/4 頁)
心腹
至於自己獨掌卑沙軍;讓卑沙軍成為自己的地盤;這種念頭;羅九河可是從來沒有過。他很清楚;這是大忌;若是犯了此事;葉暢心胸再寬廣;也絕對不會容他。
“此人乃孝子;又有毅力;好好操練;或能成大器。”葉暢道:“他家中老母的奉養;我有一個想法;便是卑沙軍中軍屬奉養都得有個章程;不僅軍餉要能夠供軍士養家;更要有專門人員替軍屬解決勞力不足之困——令兵農徹底分離。”
“啊?”羅九河有些不明白。
“邊看球賽邊說。”葉暢笑著又將他拉上臺;同時也把辛允拉上了觀禮臺
辛允這一世;還是頭一次如此引人注目;他臉漲得通紅;激動得連手放在哪兒都不知道了。有人端來胡床;他坐下去;卻看到葉暢與羅九河尚未坐;立刻又一跳站了起來。
除了他之外;三次跑步的前三名一共九人;全部都被邀上了觀禮臺;與葉暢、羅九河等共同觀看球賽。即使在旅順軍中;這也是難得的榮耀;故此各人都是心潮澎湃;望著葉暢的目光;更是帶著十分敬意。
這一幕讓羅九河徹底明白;葉暢所說“軍人的榮譽”是何意思了。
“羅將軍;有關軍制之事;我有些想法。”兩人入座之後;也不避及在場的諸軍士;葉暢開口道。
他的想法主要有三:其一;積利州全部人口十萬左右;如今控制在他們手中的也只有數萬;因此用不著養一支太過龐大的軍部。只暢只准備保留一千常備兵;這些常備兵是真正的職業軍人;平時以操演訓練為主;戰時為部隊之骨於。其中旅順護軍要擴編;從五百人增至六百人;而卑沙城護軍就只能有三百人;這就需要對如今的卑沙軍進行整編裁汰。其二;整編裁汰下來計程車兵;也不意味著完全放棄;他們編入團練;平時也要利用時間操練;但除了操練之外;他們還需要做些諸如修路、築牆甚至合作播種收割等農活兒;算是半工半兵。其三;提高軍隊待遇;職業軍不僅可以養家;而且要能憑藉此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也擁有較高的地位。團練雖不如職業兵;卻也可以養家餬口;更能在團練中學得一技之長。他們當中表現好的;每年可以遞補入職業兵中。
聽葉暢將這新制說了一遍;羅九河吸了口氣;心中既是振奮;又是驚恐。
振奮的是這新制將軍人的地位極大提高;也可以看出葉暢出兵事的重視;旅順、卑沙兩地;絕非他目的的極限;甚至積利州一州之地;都不是葉暢最終目標。驚恐的是;若真按此行事;只怕過個三五年;便會使得治下百姓、士兵皆以戰為樂。
“參軍雖是裁汰了老弱;卻又將之編入團練;乃是一片仁心;卑職哪裡還有別的意見?”葉暢催問羅九河可還有別的意見;羅九河想了想;然後道:“只是這般裁汰;真正戰兵數量少了;支出反而大了……參軍;遼東窮困之地;並無多少財賦可供支用啊。”
“錢的問題;不是問題;唯一可慮者;乃糧耳。”葉暢又是一笑;然後他指了指西面:“我看卑沙城西南平闊;有不少良田尚未闢出;我準備在卑沙城行旅順之制;凡漢人男子;便可在此獲二十畝;女子十五畝。每年只需每畝繳納少量現糧;連繼五年;便可以成為永業田。”
糧食是一個大問題;此時沒有後世的良種;即使是在產糧區;糧食畝產也只有一石(唐制較大;一石約為漢制三石;今三百三十餘斤);遼東一年一熟;而且又不是熟田;產量會更少。至於錢;葉暢深信;隨著自己已經建了小半年的作坊投產;玻璃、鍛鋼等產品推向市場;他從此不會再缺錢。
更何況他現在手中還有長安城諸位貴女所贈的幾百斤金銀;足夠他支撐大半年了。
“糧食可以從新羅購;新羅婢這幾年應該積下了不少糧。”羅九河聽到這裡便道:“不過也得等開春之後;如今尚未至最冷之時;陸上交通不便。”
“此前是軍務;還有民務……除了永業田之外;歸化令也要傳到這邊來;想來卑沙城的泉氏覆滅之後;這歸化令的推廣難度會小一些了。”
羅九河聽得歸化令卻有些猶豫;葉暢看他想說又不敢說的模樣;不由得一笑:“九河;你只管說就是;我們雖是相識不久;但想來你也知道我的一些風格了;有什麼話;攤出來說;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是……參軍;蕃胡無節操;歸化令一下;他們自然會自承有漢人血統;可是其心究竟是不是與漢人相通……恐怕還有待商榷。”
“你說的是;故此歸化令底下還有具體操作;所有歸化之蕃胡;都只是證明他擁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