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3/4 頁)
堅挺如此
“賢弟只管吩咐”
“安排御史臺的人;彈劾李霄。”
“李適之的那個蠢兒子?”楊釗眼前一亮。
李適之雖是去職;可如今還沒有任命繼任者;他仍然是李林甫的眼中釘;如果能夠透過彈劾李霄來打擊李適之;想來李林甫會非常歡喜。
莫看楊家如今氣焰囂張;但楊釗還算冷靜;知道楊家只靠著李玉環與李隆基的感情;在外朝的根基非常淺薄。因此;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投靠了李林甫;奔走於李林甫門下。當然;李林甫也是個識時務的人;知道楊家正得寵;對他也頗為另眼相看。
“怎麼做?”楊釗果決地說道:“十一郎;你只管說;御史臺裡的小官兒;我還是結交了幾個”
“我手中正有他的把柄。”葉暢笑了一下:“只是彈劾他讓他從現在這個少卿的位置上滾下來還不夠;你要想法子讓他被流放”
“那是自然;只要有把柄;流放他到崖州去都不算什麼大事”楊釗滿口應承下來。
“不要流放至崖州;流放積利州。”葉暢道。
葉暢的口氣很平淡;但是楊釗卻吸了口冷氣。
積利州是什麼地方;葉暢的地盤楊釗心中很清楚;現在在積利州;只怕大唐天子的話都沒有葉暢有用;所謂縣官不如現管麼李霄這廝與葉暢有仇;葉暢將他弄到積利州去;其下場可想而知。
在寒戰了一下之後;楊釗又覺得佩服:“十一郎;就當如此;大丈夫有仇報仇有恩報恩;豈可婆婆媽媽存婦人之仁不但是李霄;於脆把李適之也弄去罷了;斬草須除根”
葉暢卻搖了搖頭;把他拉到一邊:“楊兄;你我如今在朝堂之上;都是小人物;弄一個李霄;那是我們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可是弄李適之;那就是我們過於囂張跋扈不知適度了。若是想讓陛下聖恩長久;咱們行事;還是勿太過為好。”
“可是李適之豈會坐視其子出事?”
“那又如何;咱們是小人物;卻有大人物盯著他呢;他現在在家中裝瘋賣傻尚能善終;若是真弄出什麼名堂來;你以為最急的是誰?”
楊釗頓時明白:“李相公?”
葉暢嘿然一笑;楊釗反應很快;他也算聰明;可惜此前沉淪下僚;然後又崛起得太快;缺少真正的基層鬥爭經驗。所以另一世中;他雖然為相;看似精明能於;實際上卻是弄得眾叛親離而不自知。
“十一郎;你有何把柄;現在就交與我;此事宜早不宜遲;我現在就來佈置”
楊釗覺得這是一個討好李林甫的大好機會;甚至將楊玉環目前的處境都忘了。葉暢也隱隱有個感覺;自己在長安只怕呆不長久;必須在短時間內解決掉李霄;因此便點了點頭:“好;馬車還在吧;你與我一起去”
馬車出了楊府;打了個圈兒;徑直便向長安城外奔去;過了半個時辰;到了城外一處小莊子。
楊釗到了這裡;便敢掀簾向外觀看了;見到這個莊子;笑著道:“這是十一郎的產業?莫非十一郎在此金屋藏嬌了不成;要不為何不曾聽你說起?”
“往來長安;有時城中住著不方便;總得尋個落腳處。”葉暢道。
莊子裡有一些農夫;見到葉暢紛紛行禮;但農夫之外;還有些精壯漢子;在莊頭的曬穀場上打熬身體。楊釗看了一眼;足足有三十餘人;他心中一動;回頭看著葉暢:“這些人手……”
“我得罪的人不少啊;這幾年在長安;莫名其妙地遇刺;少說也遇到了三四回。”葉暢苦笑道:“故此準備些人手在此;只要出城回遼東;就要帶他們走。”
“那些缺胳膊少腿的呢?”
“隴右時的同僚;與犬戎作戰;他們因傷致殘;大夥是一個鍋裡舀飯的交情;有人還救過我性命;總不能看他們餓死;便養在此處了。”葉暢隨口道。
這正是去年他招攬的那些隴右老兵;他們雖是傷殘;卻仍然甚為精悍;葉暢還有一句沒有說;便是準備將他們也帶到遼東去。
遼東攤子鋪開得太快;葉暢手中缺乏人手。他雖然不能募集正規軍;但各處團練總得拉起來。這些老兵雖是傷殘;可是派到各地去組織團練卻正好。
而且葉暢還在等另一批人;就是他在隴右時的那些軍中郎中們;這些人醫術不算太高明;但對於外科手術;現在卻已經有相當的經驗。葉暢憑藉舊情和重金雙管齊下;說服了其中一些人;只等著朝廷對積利州的處置決定後;便調他們去遼東;在遼東建起軍隊醫療體系。
“原來都是些勇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