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3/4 頁)
們帶了些糧食,這一路不太平,只能放在夾層裡。”
老兵對施和霖說:“郎中看著不像是壞人,想來你是見過沈將軍的,好吧,你們就等著沈將軍來吧。”他拄著棍子有些瘸地走開了,回去和那些兵士說了些話,才慢慢地走遠了。
四皇子自己曾經腿瘸過,最看不得這樣的步履,他一直望著老兵佝僂的背影走遠,皺著眉。
季文昭嘆氣道:“朝廷有錢的話,退伍之兵也有些補助,現在就別指望了。”他最近心情很不好,與沈汶談論的問題都沒有結論,讓他深感挫敗。現在終於到了邊關,他也覺得鬆弛,主動對四皇子說:“我們下盤棋。”
四皇子自然高興,兩個人鑽進了馬車,開啟棋盤,開始下棋。
一邊下,季文昭一邊信口說些自己憂國憂民的想法,四皇子給一些反饋。他們這麼下了一路了,到了此地已經配合得十分默契。
季文昭感慨著:“我朝民眾千百年都聽命於皇帝朝廷,若是詆譭皇帝,會讓民眾頓失所依,無所適從,天下會災亂驟起,失去控制!那個女子根本不明白凡事要循序漸進,就是有最終目的,也不能透露出來,以免惹起人們的牴觸之心!她雖善計謀,但真的不能治國!”
四皇子連連點頭:“季公子考慮周全,不失於偏頗。”
季文昭低聲說:“我覺得她是深恨太子,才連帶仇恨了皇帝。我深以為現在不是什麼去島國另闢新地,而是找到一位有遠見的人當皇帝,進行改革。”
四皇子皺眉說:“她那個意思是說,哪怕是有一代明君,後面的孩子也會重新成敗家子,所謂富不過三代,早晚都會把江山毀了。就像那首打油詩說的。”
季文昭下了一子說:“為何叫明君?就是他該看到這一點,能想出些方法來防止那些事。可這麼說來,史上許多被稱為明君的,都沒有這種先見之明。三皇子會不會有如此遠見?”
四皇子想起自己替三皇子寫的那些策略,遲疑地說:“該……不像是……”
季文昭嘆氣:“我也聽說三皇子不喜政事,在朝上只關心兵戰,他有一腔熱血,這本不是壞事。只是日後戰事一過,真到了治國之時,你說他會聽得進去我的話嗎?”
四皇子忙說:“我覺得他一定會聽你的。他……其實脾氣很不錯,爽直真誠,你看他與鎮北侯的公子們,就是多年的朋友。”
季文昭懷疑地看四皇子,四皇子忙說:“我認識四皇子,他說的。”
季文昭下了一子說:“你口中的四皇子倒是個很不錯的人,從來不說人的壞話,對自己的三哥更是讚賞有加,在皇家,有這樣淳厚之心的人很少見……”
四皇子馬上警覺,說道:“他過去……現在腿都是瘸的,走不了路,所以沒什麼見識,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出來走走,看看田地山川。”
季文昭笑:“這就是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出來走走有什麼好?你看我們這一路,倒是看到了風景,可也看見了多少死人?經歷了多少風險?挨餓受凍,艱苦不堪。乾糧有時硬得咬不動,我吃完胃都疼。喝的水裡總有沙子,又捨不得吐掉……”
四皇子低聲說:“就是這樣……我想……他也是喜歡的……”
季文昭搖頭:“怎麼會?難怪你們一起下棋,他跟你的脾氣一樣好?”
四皇子沉吟著:“我們……倒是不吵架……”自己和自己有什麼吵的?
季文昭嘖嘖:“你太少年老成了,也不發發脾氣。你看他們,哪天不拌幾句嘴?那才是年輕人。”季文昭自己也就三十出頭,可是總以一種長輩的口吻說這幫小年輕的。
四皇子微笑著說:“我覺得什麼都很好,有什麼要發脾氣的?”
季文昭搖頭:“你太容易滿足了……”
車簾一挑,蘇婉娘給兩個人端來了熱粥。她笑著把竹碗放在車板上說:“兩位趁熱吃吧,能暖和些。”
四皇子點頭行禮:“多謝蘇娘子關照。”
蘇婉娘一笑:“公子不必客氣。”行禮放下了車簾。
兩個人先後端起碗,季文昭見四皇子眼光在車簾上停滯,就悄聲問:“你父母尚健在嗎?”
四皇子微皺了下眉,低頭說:“我母已然過世,我父,遠居。”
季文昭對四皇子小聲說:“我可以去給你做個媒。你既然愛下棋,你家肯定是聽說過我的大名吧?我去幫著說說,也許你就能娶那位小娘子呢。”
四皇子感激地看了季文昭一眼,也小聲說:“等……戰事過去,就勞修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