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不聽張遼之言,不想今日果有此禍”。
呂布得了訊息也急匆匆來到中軍,一把揪住那兵士的脖領子,質問道:“虎牢關守軍一萬有餘,為何眨眼間便失了關隘!?”
那兵士戰戰兢兢回道:“將軍有所不知啊,那新軍當中多半都是敵軍奸細,跟關外敵軍裡應外合,我等措手不及啊”。
“你!”,呂布勃然大怒,抓起那兵士就要發作。
丁原站起身來,衝呂布擺擺手,黯然說道:“罷了,此事與他無關,全都是為父我不聽人勸,貪功冒進所致啊。如今想來,恐怕那虎牢關也是董卓故意讓給我們的,事已至此,悔之何及啊!”
呂布一把推開那名兵士,對丁原說道:“義父,事已至此,悔亦無用。如今我軍退路被截,兵糧又將告罄,可謂危急之甚,不可不早做決斷啊!”
“是啊”,丁原點點頭,又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奮力一戰了。先殺出關去,再作計議”。
“是!義父請速下令!孩兒願效死戰!”
“好!”,丁原見呂布英勇不減,膽氣也提了起來,即刻傳令,全軍開拔,急取虎牢關。
郭汜等人取了虎牢關,知道丁原必然要做困獸之鬥,死力前來衝關。因此絲毫不敢懈怠,吩咐兵士,晝夜趕工,修繕工事;大軍分作三班,輪流哨戒,不得鬆懈。
丁原領兵來到關前,片刻不敢耽擱,即命大軍展開,全線攻打關隘。
郭汜、華雄、牛金三人見丁原軍來勢兇猛,絲毫不敢大意,三人各自提兵刃上關,分段指揮防禦。
丁原軍從早晨打到下午,始終無法攻上牆頭。虎牢關下屍橫遍地,血流成河。丁原一籌莫展,只好傳令收兵暫退,安營休整。
呂布本來自信滿滿,以為能奪下虎牢關,返回荊州,重整旗鼓。這一戰把呂布的信心徹底打垮了,心裡焦躁不已,對丁原說道:“義父,虎牢關防禦如此堅固,今日一戰我大軍已三停去一,兵糧又眼見將盡,當如何是好啊!?”
丁原搖搖頭,嘆息道:“今日一戰,三軍士氣受挫,恐怕難以再戰。如今之計,也只好等文遠領兵來救了。好在有張鄂一軍據住宛郡一地,文遠在途中不會受阻。他若知你我被困,定會急來相救。你我暫且堅守勿動,積蓄軍力,待文遠來時,好內外夾攻,復奪虎牢關”。
“唉!”呂布嘆了一口氣,垂頭喪氣的說道:“也只好如此了”。
…親愛的朋友^~^多謝您的閱讀^~^請順手點一下主目錄頁面上的【加入書架】按鈕^~^給大墨一點支援!一點態度!大墨一定不讓大家失望的^~^多謝!多謝!
一百四十四回:徐晃飛馬斬丁環
繼丁原起兵北伐之後,宛郡太守張鄂也趁機起兵響應,領兩萬兵馬出宛郡往西,進取武關。
張鄂本是文吏出身,原任禮部司庫,靈帝末年賄賂張讓得任宛郡太守一職。俗話說“秀才舉兵,一事無成”,張鄂雖官居一郡太守,但全然不懂治軍,宛郡兵士多不經練,根本不是董卓軍對手,攻打武關一個多月,毫無進展。
牛輔雖然不把張鄂放在眼裡,但是礙於董卓軍令,一直只是堅守,也從沒有出關與張鄂交戰。
張鄂多日攻關無果,軍心逐漸渙散。突然聽說丁原被困在虎牢關內,心下大驚,擔心宛郡有失,急忙傳令各營退兵,回守宛郡。
董卓困了丁原,依照賈詡計策,發快馬傳令給牛輔,讓牛輔出擊張鄂,奪取宛郡。牛輔接令大喜,即刻傳令點兵,準備出戰。恰在此時,探馬來報,說張鄂大軍開始撤退。
牛輔聽說張鄂要跑,急忙傳令眾將道:“諸位速回各營,點集兵馬,即刻隨我出關,追擊張鄂!”
牛輔話音剛落,帳下站起一人,拱手說道:“將軍,殺雞焉用宰牛刀,末將楊奉願領五千輕騎,前往追襲,定斬張鄂首級,獻與將軍!”
牛輔大喜,一拍桌子,讚道:“好!難得楊將軍如此忠勇,便與你五千精騎,先行前往,誅滅張鄂,直取宛郡!我集齊大隊兵馬,隨後與你匯合!”
“得令!”楊奉接了令箭,轉身出帳,點齊五千輕騎,殺出武關,追擊張鄂。
張鄂一介腐儒,不懂用兵,只想著回守宛郡,全然不防關上出兵追擊。剛撤不到十里,便見後面煙塵滾滾,大隊騎兵吶喊殺來。
張鄂從未身臨大陣,一見這場面頓時驚慌失措,不知所從。部將丁環見張鄂驚慌,急忙稟道:“主公,敵軍已到身後,不可再退,請速速下令,列陣迎敵!”
張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