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2/4 頁)
甚重,且軍糧即將告罄,想來難以持久。洛陽城有兵馬數十萬之眾,急切難以動搖。若遷延日久,敵軍分兵出武關,截斷我軍糧道,則我軍受其遏矣。以屬下之意,不如趁勝退兵,暫回荊州,修養軍力,儲備糧輜,後徐圖徵進,方為萬全之策。不知主公以為如何?”。
丁原聽罷,勃然色變,沉聲道:“文遠此言差矣!我等既食君祿,便理應為君分憂,雖死無怨!如今虎牢關已得,洛陽近在咫尺,正當奮力向前,誅國賊、清君側,為國盡忠!豈能懼而退卻!?文遠適才所說,我就當你是酒後亂言,不予追究,再勿提及!”
“額……”,張遼見丁原憤怒,心中一聲長嘆,臉上一片黯然,低頭說道:“張遼謹記”。
“嗯,這便好”。丁原知道戰陣之上還要倚重張遼,因此也不好讓張遼難堪,隨即岔開話題,說道:“文遠心繫軍務,行事謹慎也是情有可原。適才說我軍兵糧將罄,確是實情。你可速回荊州,催督糧草,以供大軍徵進之用”。
“是,張遼稍事打點,即便動身”。
第二天一早,張遼收拾妥善,辭別丁原,回荊州催糧去了。
張遼不在,軍中事務丁原就只能和呂布商議。呂布自出兵以來斬將搴旗,連戰連勝,加上身邊大小兵將不停吹捧,呂布是越發的蔑視董卓,恨不得馬上就殺進洛陽,殺了董卓,好揚名天下,於是對丁原說道:“義父,依孩兒之見,董卓不足懼也!如今我大軍取下虎牢關,士氣高漲,正當趁此時機進取洛陽,剿滅董卓,成不世之功。義父不可遲疑啊!”
“嗯!我兒所言極是”。丁原聽了呂布的話,更加堅定了進取洛陽的決心,即刻傳令大軍休整三日,進取洛陽。
荊州軍連戰連勝,聲勢大振,進駐虎牢關後,陸續有一些流民百姓前來參軍。丁原大喜,以為蒼天佑護,坦然不疑,將這些流民百姓悉數納入軍中。
第四天,大軍休整完畢,丁原傳令開拔。留部將張揚領一萬兵馬鎮守虎牢關,丁原親率四萬荊州軍,使呂布為先行大將,進取洛陽。
董卓依賈詡之計,四門高掛免戰牌,城牆上多置滾石木雷、強弓硬弩,堅守不戰。
丁原連攻兩日,毫無進展。見大軍死傷甚重,只好暫時退軍,臨洛陽城東二十里下寨,修養軍力。
張楊奉命鎮守虎牢關,手下兵卒多半是新來參軍的百姓,行止散漫,軍容不整。張楊本來就不被丁原重用,心中有怨氣,這下又被編派成了新軍教頭,就更加惱火了。自從丁原走後,張楊就只顧飲酒消遣,全然不顧軍事。
這一夜,張楊正醉臥在榻上,猛然聽外面人喊馬嘶,十分嘈雜。心中一驚,剛想起來,就見一名隨身小校急匆匆的跑進帳來,驚慌失措的報道:“將軍,大事不好了!董卓軍突然來襲,新軍趁機造反,放火燒關,馬上就殺過來了!將軍快逃吧!”
…親愛的朋友^~^多謝您的閱讀^~^請順手點一下主目錄頁面上的【加入書架】按鈕^~^給大墨一點支援!一點態度!大墨一定不讓大家失望的^~^多謝!多謝!
一百四十三回:虎牢關丁原受困
張楊一聽手下報告,驚慌失措,急忙問道:“何處來的敵軍!?新軍為何造反!?”
那小校急回道:“關前關後皆是敵軍,不知從何處突然殺出。新軍中夾有敵軍奸細,趁機放火,裡應外合。我軍死傷殆盡,將軍趁亂速逃出關去,不可遲疑啊!”
張楊大驚,急忙披掛,提刀上馬,領一隊親兵殺下關牆,想去跟丁原匯合。郭汜正領軍攻關,猛見關上殺下一票人馬,料是張楊,急忙撥轉馬頭,從後追上,手起一刀,將張楊斬於馬下。
郭汜、華雄、牛金三路兵馬內外夾攻,又有內應在關上殺人放火,虎牢關的荊州守軍眨眼間便被殺的七零八落,全線潰敗。
郭汜、華雄、牛金三將趁機奪了虎牢關,一面傳令修繕防禦工事,堅守關隘;一面發人向董卓報捷。
董卓一見戰表,樂的哈哈大笑,喜道:“果不出賈文和所料,此乃天以文和助我也!”。
眾人聽得此言,急忙詢問。董卓這才把賈詡的計策講出,眾人這才知道是賈詡在謀劃一切,紛紛讚歎不已。
丁原攻打洛陽不下,將大軍移屯洛陽城東,正在休養軍力,以備再戰。突然見虎牢關方向火光沖天,把丁原驚的一下跳了起來,剛要派人前去打探,就有虎牢關敗逃下來的兵士前來報告,說虎牢關已失,張楊戰死。
丁原聽了這個訊息,驚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喃喃自語道:“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