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2/4 頁)
不至於這樣”。
高雲點點頭,“嗯,眼下我看袁家倆兒子也打的差不多了,咱們是不是也該替袁紹收場了?”
郭嘉看了看賈詡,賈詡笑道:“然也”。
高雲哈哈大笑,隨即升帳點將,使張飛、趙雲、甘寧、張繡分軍四路,各自依計埋伏。
高雲自領大軍,使莎琳娜、張華嫣為左右副將,出兵清河,直奔冀州。
這一下,袁譚和袁尚立馬不打了,一個個都嚇蒙圈了。他們原本的如意算盤,是想先把位置爭過來,然後調集兵馬,抵禦虎威軍。
但是他們這也太理想化了,高雲二十萬兵馬就在清河駐紮著,怎麼可能讓他們平息了局面再打。
0363:沮授田豐遭獄厄
高雲這兵馬一動,對於此時此刻的袁家勢力來說,無異於冷水澆頭。袁紹倆兒子這才意識到,眼下相對於爭奪權位來說,保命似乎更為迫切。
袁尚聽了訊息,趕緊聚集文武商議對策。
辛評獻計道:“如今高雲大軍壓境,其勢頗大,難以匹敵。若要退虎威軍之兵,除非上下一心,戮力拒敵。屬下以為,公子可速發信函與公子譚,約其共同舉兵,援救冀州”。
袁尚琢磨了琢磨,略帶遲疑的說道:“父親仍在冀州城內,絕不可不救。然而,若袁譚趁機襲吾之後,如之奈何?”
辛評又道:“屬下以為,公子不必憂慮。如今公子以援救主公為名,進兵冀州。公子譚若趁機作亂,乃大逆不道之罪也。以屬下所見,他必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子當速起兵馬,聯絡冀州城中諸將,退虎威軍之兵為重”。
袁尚聽了辛評這一番話,似乎也覺得可信,點了點頭,即刻修書一封,派人送去袁譚軍營。
此時袁譚在冀州城北屯紮,也意識到虎威軍才是最要緊的。看了袁尚書信,正好符合他的心意。隨即提筆回書,答應雙方暫時休戰,一起營救冀州。
此時的冀州城內已經是人心惶惶,上到文武將佐、下到兵丁軍卒,全都知道主公病重不能理事,虎威軍大軍已動,旦夕將至。
審配看到這樣的情形,心裡也惶惶不安,便找郭圖商議,想讓倆公子一起出兵,合力抵禦虎威軍。
郭圖也知道,這是唯一一條還有可能存活的路。於是倆人一拍即合,與顏良文丑商量之後,便各自修書,派人發給袁譚和袁尚。
顏良和文丑倆人離開郡衙大堂,一路無話,並行來到城牆,望著遠處。
良久,顏良嘆了口氣,開口說道:“你我兄弟自黃巾造逆時追隨主公,南征北討許多年。如今主公情勢堪危,此一役,恐怕你我將葬於此地矣”。
文丑笑了笑,“生為馬上將,何懼裹屍還?即便今日便死,你我兄弟為伴,黃泉路上,亦不孤單”。
顏良聽這一眼,與文丑對視一眼,旋即仰天大笑。
袁譚袁尚二人達成了約定,各帶兵馬啟程,趕到冀州。袁譚屯兵冀州城北二十里、袁尚在冀州城西十五里紮營。與冀州城顏良文丑麾下的五萬親兵形成品字形佈防,各派人馬打探虎威軍訊息。
但是打探到的訊息卻是,虎威軍在東武城停下了。東武城在冀州城東南百里之外,高雲領著大隊兵馬到了這裡,即刻傳令兵馬進城休整,一連半個多月,毫無動靜。
袁譚、袁尚以及袁紹麾下眾文臣武將盡皆詫異,不知道高雲這是要幹嗎。
又過了十多天,虎威軍依舊沒有一點前進的意思。袁譚、袁尚等人也逐漸開始有點懈怠了。
這人就是這樣,即便是再大的危急,只要時間一拖延,總會形成一些潛意識上的錯覺,錯誤的以為危急似乎越來越遠了。
其實就算明白危急仍舊還在,但也沒有人可以保持一直的精神緊張。
包括顏良文丑這樣的大將,拖了近一個月之後,心裡那根弦也開始鬆了。
但是,假象終歸是假象,就在所有人都覺得危急好像要自己消失的時候,驚報卻突然來了。
袁尚在西營多日無事,正在中軍跟謀士武將們議論虎威軍的意圖。突然帳外高喊“急報!”
袁尚趕緊通傳,緊跟著便又一名斥候撩簾而入,跪倒在地,急報道:“啟稟公子!虎威軍張飛突襲鉅鹿,吳將軍戰死,鉅鹿已失!”
袁尚大驚失色,還沒來得急再問一遍,門外又是接連急聲“急報!”
“報!啟稟公子!虎威軍趙雲領兵偷襲,佔了平棘!”
“報!鄔縣失守!守將為虎威軍甘寧所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