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頁)
劉表的第一次會面,沒有別的說的,成王敗寇,劉表只能任命。
當然,凌雲並不為己甚,與劉表推心置腹地談了一回。其中主要談了關於劉繇被殺的問題。他表明了自己態度,歸順在他手下的各官員,現在都是一張白紙。以前征戰中的表現全部清除,一切只看今後的,看這些人怎麼去畫那張白紙。
劉表此時更是別無選擇,從凌雲的話語裡他也聽得出來,如果對主公忠心不二,凌雲自然不會隨意降罪的。但若有二心,誰都跑不了。
經過這幾年的較量,很多凌雲當初的敵人歸降在了他的帳下。可以說,他們都知道凌雲對於資訊的掌握非常厲害。即便凌雲身在幾千裡外,發生的事情凌雲都可以當時就知道。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了,覺得這絕對不是一個人所能辦到的。
加上在各地流傳著一個傳說,說凌雲是天上靈宵寶殿的殿主,特意到人間替天行道,拯救蒼生。而且還與嫦娥仙子相識,等等。
凌雲對這些傳言並沒有澄清,而是聽之任之地流傳下去。實際上這也是凌雲暗中派人傳播的,畢竟天下太大了,他不可能各個地方都顧及到。
所以給人以神秘的感覺,讓那些官員人人自危,時時自危,讓那些官員無法看透自己,才能把自己的威儀最大化。
配合著這些傳言,凌雲懲治了一批作奸犯科的官吏,這是前一段時間派人到各地清查的結果。
這些官吏都是凌雲親自下令懲治的,沒有透過他們的直接上級。該罰沒的罰沒,該降職的降職,該罷免的罷免,該殺的也毫不客氣地殺了。同時這些官吏的各個直接上級也承擔了連帶責任,輕則罰俸,重責降級和調任。
對於此舉,各地的百姓都拍手稱快。
在此期間,凌雲根據自己的閱歷和前世所學,指定了完備的經濟管理制度,交由諸葛亮和郭嘉編入新的律法之中。
趙雲則帶著手下的兵馬離開荊州,殺向益州,與徐晃、滿寵三路大軍從不同方位進入劉璋的領地。
劉璋不甘心就此失敗,利用趙雲這邊不殺百姓的做法,將大量百姓強徵入軍中,企圖憑藉地勢之險與趙雲長期對峙。
趙雲幾次勸告劉璋放棄抵抗無效之後,開始了一城一地的攻取之中。
在益州大戰之時,遙遠的北方之地遼東,大戰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馬超帶著十萬涼州軍長途跋涉來到遼東之後,休整了月餘。受遼東總指揮使太史慈之令,正式率軍進攻鮮卑。
太史慈則帶著鮮于銀和樂進二人,兵進高句麗。
相比於太史慈的兵馬,馬超的涼州軍多有不如,然而,凌雲這次又給馬超派去了援軍。
援軍是烏桓大人塌頓的兵馬,前一段時間,凌雲派遣使臣出使烏桓。令烏桓大人率眾歸降。凌雲便可不對其進行征戰,塌頓還是任烏桓大人,凌雲不干涉其族內事務。只是在關鍵時刻須聽令於凌雲。
早在凌雲幽州起兵時,塌頓就曾在凌雲的手下吃過大虧,現在凌雲的勢力極巨擴大,更不是塌頓所能惹得起的。
烏桓一族也是在夾縫中生存,西有匈奴,北有鮮卑,這兩族都比烏桓勢大,之間也經常發生爭鬥。曾有一段時間,烏桓曾被匈奴壓迫到年年進攻的地步。族內的牛羊等物更是常被鮮卑人搶掠。
相比之下,凌雲的勢力最大,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之後,烏桓王塌頓選擇了歸順凌雲。當然他也可以得到好處,從此沒有了凌雲這個後患,如果自己被欺負的時候,凌雲還能派軍來助。
歸降凌雲之後,便接到了第一個命令,那就是出兵鮮卑。當然,凌雲並不讓他們白白出兵,進攻鮮卑所得的戰利品按人頭與凌雲平分。
得知這一條件,塌頓大為心動,這是天大的好事啊,這就相當於他與凌雲合夥去搶鮮卑一樣。不但可以報以前的仇,還可以把以前被搶走的牛羊重新搶回來。
因而,塌頓召集了族內十萬烏桓軍,與馬超兵合一處,殺向鮮卑。
二十萬大軍,又都是騎軍,兵鋒所指之處,鮮卑一族根本無法抵擋。大片草原被馬超和踏頓佔領,大批牛養成了對方的戰利品。
若在平時,一族遭到攻擊,必然會與其他族聯合抵抗,就是所謂的弱弱聯合對抗強敵。
在以往的時候這招還很奏效,畢竟太史慈的兵馬較少,不能幾面兼顧。但現在情卻大不相同。
以往的盟友,高句麗也同時早到了太史慈的攻擊。夫餘在高句麗的部,距離高句麗較近,而距離鮮卑卻距離遙遠。因而夫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