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部分(第2/4 頁)
大地主了嗎?他們村的地加起來,都沒四千多畝呢。
老王繼續編著他的筐。
“哪有這樣的好事?一家就分地四千多畝?哪來這麼多地分,你若說一個成丁分二百畝地,我還相信,邊疆嘛,地可能不肥沃,可能還得開墾。可你說不論男女老少一人二百畝,我不相信。”
“爹,這可是朝廷的旨意,是皇上的聖旨,這些年,皇恩浩蕩,咱們日子越過越好,朝廷什麼時候騙過我們小老百姓啊。而且到了那邊,頭三年免田賦,後五年半賦。如今這田賦本來就低,一畝不過十五文錢,若是再這麼一免,更沒多少了。”
老王把旱菸杆在鞋底上敲了幾下,“四千多畝地,就算朝廷真給,可我們家種的過來嗎?現在我們家五個成丁,加上你娘還有你們媳婦還有你們三個妹妹,家裡能幹活的也才十三個人,但女人不比男人力大。就算再怎麼粗耕,甚至是輪耕,可也種不了那麼多。”
老王算了另一筆賬。
現在的田賦是按田畝徵收的,不按丁口了。四千二百畝田,一畝十五文錢,那一年的田賦也是六萬三千錢,固定不變的。前三年免,後五年半,那後五年一年也得三萬一千五,八年一過,以後每年至少六萬三千。
光靠種地,這六十多貫錢賦可不少。
再者說了,朝廷就算給地,可怎麼能夠開墾的出來這麼多地呢。墾荒可比種地更難。
而且,這背井離鄉的,去那個什麼高加索,老王還是不願意。祖宗墳地都在這裡呢,以後清明冬至的時候,誰來祭掃。
“爹,你怎麼還是那麼古板啊。咱們家二十一口人,能幹活的確實不多,可不是還有政策嗎,有一口人就送一個奴隸。二十一口人,就送二十一個奴隸,這可是最大的好處。現在的奴隸多貴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能分到二十一個奴隸,哪怕其中只有一半是成年能幹活的,那我們家以後也有二十個能幹活的人了,買牛馬耕種,四千多畝地,輪耕,甚至農忙的時候再僱傭點人,肯定能種完。稅賦是不算少,可我聽說現在那邊還在打仗,糧食可是很金貴的,比中原價格高,種出糧食來不怕賣不出價來。”
“打仗?那更不能去了,都說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打仗的地方絕對不能去。再萬貫家產,良田千畝,也不穩當,一遇戰事,兵過如匪,什麼都不可靠。”
反正不管王大富怎麼說,老王是打定主意不去什麼高加索。
他不相信什麼一人二百畝地,也不相信朝廷還給移民發奴隸,而他最擔心的還是那邊居然還在打仗。
經歷過戰亂的老王,對戰爭有著本能的恐懼。
“不行,絕對不行。”
“爹,你要是不同意,那我就帶著媳婦孩子自己去。”王大富急了,也說了狠話。
這種貧苦的日子他是過夠了。
第1594章 金鳳凰
“陛下,真送奴隸啊?”
鄭善果都對張超的大手筆震驚了,一箇中原百姓移民來高加索,居然就給二百畝地,還白送一個奴隸。分田分山什麼的,鄭善果倒不覺得有什麼,反正都是那些蠻子們的,拿他們的地分給漢人移民,朝廷也不心疼。
可奴隸貴啊。
地是不值錢,但奴隸這年頭在哪都是硬通貨,僅次於黃金了。
從地中海到江漢,在哪裡奴隸都值錢,非常值錢。
“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張超倒是不在意,奴隸確實貴,但貴又如何,這東西就好比錢,只要錢花對了地方,那麼張超是從來不在意花錢的。錢嘛,放在那裡存著,其實一錢不值,只有用出去了,才能體現出價值。
朝廷要接管高加索,要控制高加索,一個高加索,連通裡海和黑海,同時也是西亞和南歐的門戶。
更是中亞和中東之間的通道。
對於大華來說,控制高加索,那就相當於扼住了阿拉伯的咽喉,甚至也將一把劍抵到了歐洲的背後。
這樣的地方,必須得掌握在手。
但僅靠武力征服,是不夠的。打下來之後,還得統治還得佔領,光靠那些土著蠻子,是不長久的,那裡就是火藥桶,沒有外來人的時候,他們自己都能打上幾千年。
華夏開疆拓土,有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方式,就是移民開拓。憑藉著漢家強有力的繁衍能力,靠著人口優勢,來拓張。
最初的時候,華夏也只是佔有黃河流域,後來擴張到下游的淮河流域,再漢江流域,再長江流域,再到嶺南,可以說,都是這樣一點一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