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第2/4 頁)
沒問題;
化學方面,已經提前試驗出了侯氏制鹼法的侯德榜也是絕對夠資格;
氣象學方面,竺可楨更不用提;
地質方面,謝家榮也沒問題,就連李四光也到了先鋒軍中;
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貝時璋也被名列其中;
高魯也是華夏現代天奠基人之一,但他這一次沒有來,卻推薦了餘青松這匹千里馬。
研究心理學的潘菽也被名列其中。
光學方面,嚴濟慈和龔祖同也夠資格。
此時先鋒軍麾下的未來大牛太多,要找出滿足二戰後科技水平的科學家也不是很難。比如物理學家,吳有訓、葉企孫、饒毓泰、吳大猷等大牛也絕對夠資格。只是考慮到未來基地所牽扯到的學科,孟享特地選擇了這9位。
孟享還記得基地的那些級武器,需要考慮到生化、氣象、心理學、光學等各方面,所以人才的選拔上也就偏重於這些方面。
看到9位的名額,孟享心中也是不由一陣猜測,升二級的時候需要3名科學家,升三級的需要9名,莫非升到四級的時候需要81名?孟享不會猜成3的倍數,而是不憚用最大的數字來猜測。此時尋找三級科學家簡單一些,但能夠達到四級的孟享有把握的只有愛因斯坦和特斯拉了,他倆的水準未來可能五級都夠了,只是現在的他們也不一定滿足要求。
“何必考慮那麼多?四級還遠著呢!”孟享很快放輕鬆了下來,升到三級都這麼困難,以後升四級必然又是一個漫長的煎熬。到時候,華夏自己培養的科學家也都成長了起來,那些大牛們更是更上一層樓,別說81位,再多的科學家說不定也能找出來。華夏那麼大的國家,說不定還能出幾個愛因斯坦式的人物。
孟享點明的這9名科學家在科技中心內待了三天,而基地中心這一次的升級也經過了三天。
三天過後,孟享進入主基地的指揮中心,現出了裡邊的空間更大外,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他知道基地的變化都是隱形的。很多是需要慢慢的摸索才能現它的巨大變化的。
升級後的三級基地依舊被分為了三個時空壁壘階段,分別對應著五級、六級和七級指揮官。
三級基地一開始正是對應著初級階段,時間跨度在原來歷史上是從二戰後到六十年代初期的古巴事件,美蘇對抗。
中級階段是從古巴事件到八十年代初星球大戰的提出。
而三級的高階階段是此時一直到蘇俄解體,紅色帝國的倒塌為止。
此後的展就是屬於四級基地的範圍了,不過孟享也看出來了,三級基地的範疇就是整個冷戰歷程。
雖然三級基地剛一升級只是初階,但此時的如…47、…54坦克、米格…21飛機等都已經出現,用來菜二戰時代還是很簡單的。
正當孟享口水都要流出來的時候,卻現米格…21沒法制造,就連…54坦克也沒法制造,每個都是提示條件不足…47倒是可以在升級後的後勤保障中心內製造,不過價格高昂,不僅沒有一點打折的意思,而已好像價格更高。根本無法大規模來製造。
孟享越檢視,越覺得氣惱。
“小花,這是三級基地還是二級基地,怎麼那麼多的不能滿足條件,無法利用?”
“主基地指揮中心已經達到了三級水平,不過受到時空科技壁壘的限制,無法展開全部功能。”小花說話雖然依舊帶著冰冷,但口氣卻是和緩了許多。
“如何突破時空壁壘?”孟享快冷靜下來道。他早就熟悉了基地,肯定是要有限制的。惱怒也沒用,只能想辦法解決。
“升到三級基地需要有關鍵技術的支援,才能逐步展開全部功能。”小花說道。
“關鍵技術?”孟享一下子想到了升二級的時候,已經離著一戰結束近二十年了,而二級基地的正是一戰結束的時候,自然不存在關鍵技術的問題。但三級基地的卻是二戰結束的時候,很多技術都沒有出現,自然需要關鍵技術的支援。
“都是哪些關鍵技術?”孟享心中也是惴惴不安,如果列出幾十條,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湊齊。
“展開三級的基本功能需要核彈技術和電晶體、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支援。”幸好小花只說了三條。孟享也理解,正是隨著核能利用和電晶體、電子計算機的出現,人類科技才迎來了新的一次大展。可能是米格…21飛機中有不少零部件是涉及到了關鍵技術,所以才會被提示不能製造。
孟享心底裡琢磨了一下小花所說的話,她只是說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