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 頁)
人馬仍舊在路上,未進大秦國境。
可是,就在這時,咸陽城內卻屢屢出現怪事。先是衛水河上,白魚大批不尊時令,逆水而遊,集體聚集在搖鈴彎,似是要阻斷水流一般。然後,咸陽城內很多人家在井水中打水的時候打上了碩大的銀魚,拋開魚腹之後,裡面竟然藏有明君即將出世的詩文。世面上出售的蘋果梨子等南方運來的水果上,也有聖君出世的祥瑞圖示,天空中終日鳥雀遍及,萬鳥朝鳳般的齊聚咸陽,一時間,整個大秦喜氣更甚,御史臺的幾百根筆桿子齊齊搖旗吶喊,都說只有大秦明君,才能引來這樣的天降祥瑞,秦王心懷大暢,終日春風滿面,朝堂上立時掀開了一輪轟轟烈烈的秦王歌功頌德之浪潮。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兩天,衛水白魚就沖垮了咸陽城外的石堤,一尊通體土黃石雕刻而成的黃帝像被白魚齊齊頂起,漂浮在衛水河上,被修堤的官兵撈了起來,只見石像後面竟然雕刻著一排生辰八字,隱隱有一種新聖人出世的表象。
咸陽街頭百姓爭相傳送,三日之後,生辰八字相符的新聖人嶄露頭角,竟然是大秦二皇子秦之義。
這無疑給之前被百官捧上天去了的秦王一擊重重的耳光,一時之間秦之義在民間聲望攀升至頂點,但在朝堂上卻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所有經歷過風浪的皇親國戚和外庭大臣,全都將雙眼盯在這個急功近利的二皇子身上,很多之前倒向他的大臣也見風使舵的重新考慮自己的站隊,大家都理所應當的認為此事定是秦之義一手導演為自己造勢,想要同太子同宣王爭鋒,不想卻踢在了鐵板之上,搶了秦王的風頭。
秦之義在紫金廣場上跪了一夜,也沒能見秦王一面,最後還被一紙文書,罷免了他東南漕運的差事,他閉門思過,回府自省。
就這樣,燕王秦之義十多年的努力兵敗如山倒一夕之間一無所有,燕王府外門庭冷落,無人問津,以往跟在他鞍前馬後的七皇子秦之呈,九皇子秦之珉也幽閉家中,很少出門。
大秦皇室之中,風向一朝逆轉。很多年之後,當後世的史官們回憶起這一段隱秘的歷史之時,都心有慼慼的無聲感嘆,四國鼎立的格局從這一刻開始被緩緩打碎,亂世的風雲波濤洶湧的澎湃了起來,秦子丞六十大壽的前夕,秦廷十四子奪嫡之亂,由此慢慢的拉開了序幕。
天色將變,大亂將至,史官筆下波瀾不驚的一星細浪,就是千萬條人命的覆滅和潰敗。
大秦歷秦高宗第二十七年春,異變至,災禍生,衛水絕,石堤崩,白魚逆遊,井魚腹書,百果傳神愉,萬鳥齊朝宗,燕王幽禁,大權旁落,諸皇子蠢蠢欲動,是為十四子奪嫡伊始,為秦變之亂。
春雨貴如油,還有五天就是秦王的六十大壽,燕王之亂終於被平息了下去,看著眼前這初春以來的第一場春雨,青夏緩緩放下了手中的果釀,連舟彙報的聲音和著外面的雨聲,越發顯得飄渺且不真實,她一手拿著青玉酒杯,一手抱著肩膀,面容淡淡,一身素白,只在裙腳撒著碎花的白裙,看起來好似出水芙蓉一般清麗脫俗。
“姑娘,燕王一黨已經沒有翻身的餘地,果真是像姑娘所說的,只是百姓的流言,就可以殺死他。”
青夏冷淡一笑,淡淡說道:“這世上最是殺人於無形的,就是流言蜚語,當初我們回京的時候,就是燕王一手導演了一場萬民朝拜的好戲,如今也不過是親手還給他罷了。”
李顯心悅誠服的說道:“青姐這一招果然高明,秦王生性多疑,讓他懷疑燕王為自己造勢,自然容不得他,我看他以後再難翻身了。”
青夏搖了搖頭,沉聲說道:“破船還有三千釘,燕王不吵不鬧回府幽閉,才是他的過人之處,這樣的人一旦被他抓住機會,難免不會鹹魚翻身,眼下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機會。連舟,衛水河工部程大人那的功夫,你們做的怎麼樣?”
“一切按照姑娘的吩咐,已經做好了準備。”
“那就好,”青夏眼眸一寒,沉聲說道:“趁他病取他命,就讓太子一黨和燕王一黨狗咬狗。我們宣王府閉門謝客,全府人吃齋穿素,將白華寺的廟祝和尚全都請回來開壇做法,另外炎字營閒置的人手全都外出尋找商丘神醫,聲勢造的越大越好。我倒要看看,這個咸陽城能翻起多高的風浪!”
當天晚上,經常在瑞紅樓揮金如土的衛水河工部程方直程大人在喝的爛醉如泥的情況下竟然和幾個街頭潑皮打了起來,狼狽之下被不知情況的城防軍扭送到了外城兵馬司曹秋大人處問審,不想搜身中竟然從這名小小的河工大人的身上搜出了當日從衛水中挖出的石像拓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