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3/4 頁)
,孩子們的熱情是不會輕易退去的。
江龍開始給孩子們講二十四孝的故事。
這些故事可以讓小孩子豎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當然,許多故事江龍有所改動,比如有一則故事叫埋兒奉母。
講的是有一個人叫郭巨,原本家道殷實。
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
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罈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這故事中的孝是為愚孝,不能原原本本的講給孩子們去聽。
還有,孝感動天,說的是舜的故事。
舜姓姚,名重華,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要在暗中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
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被人暗害,即便是被親人暗害,但也不能這般的善良。
江龍前世的古代,非常重孝,所以很多故事都會這般的虐心,似乎不是這樣的故事,不足以宣傳孝道。
這樣的故事江龍也是不會原原本本講給孩子們聽的。
孩子可以善良,但不能傻!
“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第一則故事,名字叫作親嘗湯?嘗湯藥,有一個豪門子弟姓劉名恆,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會親口嘗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孩子們聚精會神,聽的津津有味。
“趙庭,如果你的母親生病了,你會不會為母親親嘗湯藥呢?”講完了故事之後,江龍開始發問。
孩子們還小,如果只講故事,也許他們左耳朵進,右耳朵就出了。
不會去思考故事中的人與事情。
所以需要大人在旁邊詢問,進行引導。
讓孩子們把故事中的情節給代入到他們自己的身上,他們就知道會怎麼去做了。
趙庭立即站了起來,“會!”
“好,你長大了,也會是一個孝子!”江龍誇讚。
然後坐在一旁的寶瓶,帶頭鼓掌。
孩子們也是立即拍起了小手。
趙庭得到誇讚,雖然有強忍著,但嘴角翹起的弧度,卻壓不下去。
他坐下後,其他的孩子們都是紛紛舉手。
江龍前幾天給他們教導過,想要發言,必須得先舉手,得到自己的同意後才能說話。
很有耐心的,江龍一一讓舉手的孩子們發言。
他們想說,你卻不同意,會打擊孩子們的積極性,降低他們的熱情。
一個個稚嫩的童音從孩子們的嘴裡吐出,不過說的話幾乎都一樣,也表明會替家中生病的長輩嘗藥。
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還真是聽不下去的。
江龍接下來又講,一些藥可以嘗,但有些藥卻是不能嘗的。
所以讓孩子們在嘗藥之前,一定要向大夫問清楚。
孩子們便是齊聲應是。
講過故事,提起孩子們的興趣之後,接下來就是教他們識字了,故事主角的名字,故鄉,所涉及到的事與物等。
之後再串起來,讓他們把故事完整的寫下來。
孩子們畢竟還很小,一天下來能學習兩個故事就不錯了。
上午一個,下午一個。
當然,那兩個只有三四歲大小的孩子學習能力要更差,江龍讓林雅單獨去教。
教導的方法也是講故事,然後寫卡片,把卡片上的字指給孩子看,教他們念讀,至於寫麼?
是絕對不能用毛筆的。
江龍拿來自制的碳筆給他們用。
再則,對於這兩個孩子他的要求很低,每天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