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水量為7op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佔80%,而供水量只有6000—6300億立方米,缺600-1000億立方米。以華北、遼寧等地區的情況最為嚴重。掠奪性的地下水的開採已經使京津唐地區十水九空,北京市東郊的地面沉降嚴重,水質惡化,水位下降,地下水枯竭的前景在即。
環境保護從來就不是一國一地的事,更不是一種單純的政府行為,而是全民全社會的公益事業,是人人有責的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
“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做法,是損人利己的事,是缺德帶冒煙的事。而依照民間老百姓的說法,那種損人利己缺德帶冒煙的人,甚至連他們生下的孩子,都是不長屁股眼的。
當然,這就有點急了眼罵人的意思了。
1993年6月4日,江澤民在會見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伊麗莎白·多德斯韋爾女士時,重提蘇州河並談到了黃浦江,不無憂慮地說:我在上海擔任市長期間,深深體會到,上海這個大城市越是發展,汙染問題就越大。50年前我在上海念大學時,黃浦江的水是非常好的,但現在的黃浦江的水,特別是蘇州河的水汙染嚴重。我們現在有一個工程,蘇州河的水經處理排入大海,我們希望蘇州河也能像英國倫敦的泰晤士河那樣,河裡有魚。5年前我看到有人在泰晤士河釣魚,不知道那河裡的魚是否好吃,但魚畢竟是一種生物,說明泰晤士河的水質變好了。
他又接著說:目前中國有11億多人口,這是個大問題,上海市人口1200多萬,每天蔬菜、肉類、蛋類的供應運輸量很大,造成汙染。夏天上海人吃西瓜,西瓜皮一天不處理,就會產生很不好的氣味,因此垃圾處理是個問題……發達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臭氧層遭破壞,影響了全球氣候,更需要全球合作。我很羨慕你這個工作崗位,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你的工作就是積大德,造福於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