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有的大城市小城市都依傍在江畔河邊,所有的鄉鎮村落都如嬰兒般偎依在水的懷抱,水是城市鄉鎮的命根子,是人類的命根子,更是自然生態萬類萬物的命根子,沒有水就沒有了生命。
在山西有個山村名叫響泉村,從這個泉水淙淙作響的村名,便不難想見當年這個村落處處清泉石上流的景象,可是如今卻沒有一滴水,連活命都不可以,所以最終這個村子裡的人們不得不做徹底的遷徙,從乾旱的山上搬到了有水的山下,擇水再居,重新開始發展生產,繁榮經濟。使人憂慮的是惡性迴圈,如果不改變村人竭澤而漁的惡習,用不了多久,這裡的水源還會枯竭,他們又將遷徙於何處呢?
這樣典型的例子,大大小小,比比皆是,窺此一斑,便可見全豹了。
整個地球的所有的水,海水佔到97%,冰川水佔到2。2%,淡水、包括地下水佔到0。76%。世界年降水量共約570萬億噸,陸地保持量約170萬億噸。其中,河水年流量47萬億噸。萬類萬物維持生命都需要水。每年一個人要回萬噸水來維持生命。算起來,每人每年直接飲水4000噸,剩下的讓給動植物6000噸,以維持生物鏈和食物鏈的生命平衡和生態平衡。地球能夠給人類的生存用水的上限量為50萬億噸,大體上每人每年平均可分享1萬噸水,正好就是上述的4000萬噸水加上6000萬噸水的數字。中國人的人口量和水源量放在一起算一算,每人每年的平均可用水量,只相當於世界相應的平均量的1/4,可謂先天大大的不足。
先天不足,這還不算,還要加上後天失調。
中國目前每天排出工業汙水約為8000萬噸,其中80%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全國火力發電,每年直接排入江河的粉煤約1000萬噸,每年排放的工業廢渣3億多噸,對大氣和水質構成嚴重汙染。工業廢水、灌溉水、生活汙水,成了目前對我國飲用水構成最大威脅的三大排放源。工業排出的廢水,帶有種種新的成分複雜的化學汙染物,使水源水質嚴重惡化。生活汙水中含有極其複雜的生物和化學的汙染元素,對飲用水造成的危害非常大。灌溉水回到河流和蓄水層時,會大大增加溶解性固體的總含量。中國的78條主要河流,有54條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在5萬餘條支流中約有70%已經汙染。全國近十多年汙染水年增長率約為7。9%,預計2000年受汙染的清水將達到25040—37560億噸。
中國的第一個汙水處理廠,直到1980年才在北京的東郊啟用,上海、杭州、寧波等城市每年都有30億噸汙水注人江河湖海,預計到2000年將會從從容容地翻上一番。目前,中國的渤海、黃海的油汙染已經超過標準近50倍。
雲南省素負盛名的“五百里滇池”,當年圍湖造田和別的一些名目的侵害,使滇池的面積銳減,現在滇池的面積已經不足300平方公里。更可怕的是近年來,大量工業廢水和城市汙水的注入使滇池變成了一個腐臭的水塘,為治理汙染花外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名叫水葫蘆的水生植物,非但沒有遏止已有的汙染,還帶來了另一種可怕的生態植物災難,性喜肥沃臭水的水葫蘆大量繁殖,成堆成批生長出來的綠色的水葫蘆疊羅漢似的壅塞了滇池的水面,撈之不竭,取之不盡,兼之這種水葫蘆,豬也不吃,牛也不食,一無是處,生命力卻異常的頑強,一心一意要在滇池安家落戶。
這些滇池的水葫蘆是潘朵拉的盒子,說不定哪一天還會有一個不留神,把這個盒子拿到別的地方開啟,使它們族類的倩影出現在所有中國的江河湖泊,有如海洋紅藻大量繁殖引發的赤潮和太湖藍藻肆虐產生的水質惡化。
性喜在汙染的水面上自由生長的水葫蘆,說不定真有那麼一天會波及全國各地的江河湖泊,引發一場全國性的江河湖泊大面積被水葫蘆侵佔的可怕的生態災難。
滇池有關管理部門,光是每年用來僱人撈取水葫蘆清理水面的費用,就使當地政府皺眉蹙額,更別說要恢復滇池的清亮潔淨。恢復清亮需要花費32億元,相當於北京市年財政收入的16個億的一倍,這筆錢從哪裡出?
從本世紀初到70年代,全世界農業用水增加7倍,工業用水增加20倍。全世界目前已經有63個國家和地區缺水。中國是世界上的貧水國,佔有水資源排在世界第84位,是實實在在的缺水大國。更讓人憂慮的是到對世紀初,世界淡水量的需求將是70年代的3倍多。我國目前人均年用水量為490立方米,僅相當於美國的1/5,蘇聯的1/2。等到2000年,我國的總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