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番外小團圓之六(第1/4 頁)
離別經年, 兄弟二人的志向都已不同。
魏年始終是將家庭放在第一位, 魏時的眼界已經投向國泰民安的理想上, 魏時要留在國內, 這一點, 魏年早有心理準備。只是, 魏年有些意外,大哥竟然不讓侄子們出國深造。魏時道, “倒不是我不想他們出國攻讀,我也想他們能在學問上深造,可眼下醫院裡正是用人的時候, 阿杰阿明都是大夫,每天工作不斷。我想著,先在實踐上歷練幾年, 待國家太平了,再出國不遲。到時侯, 少不了二弟幫忙。”
“這不必大哥說我也會的。”魏年顯然另有看法,“趁著孩子年輕,現在練好技術,待以後可以服務更多病人,其實是一樣的。況如今兩黨摩擦不斷,大哥, 倒不如讓孩子們隨我出國,一則醫術能更加精湛,二則安全性上也比在國內好。”
魏時到底也是做父親的, 魏年說的懇切,何況,也是這個道理。魏時思量一番,仍是道,“縱是國內不太平,他們身為中國百姓,能在此時為國家盡一分力,也是他們的榮幸。”
魏年勸說無效,乾脆讓妻子與大嫂說一說這事。
陳萱也有些不理解大伯子為什麼這麼固執的不肯讓孩子們出國繼續學業,不過,大伯子年紀比丈夫還長十歲有餘,陳萱也不能說大伯子的不是,畢竟人各有志。但依陳萱的看法,魏明學習的中醫暫不提,魏傑的專業是西醫臨床,可是極該出國多讀幾年書的。何況,聽魏銀說,魏雲也想出國留學。對於正當年華的孩子們,況孩子們都是名牌大學畢業,陳萱與李氏關係也好,極願意盡一份心,便道,“晚上有空,我跟大嫂說一說。”
魏年點點頭,也沒再說什麼。
倒是傍晚去春華樓吃飯時有趣,因是趙家人請魏家人吃飯,兩家原就是親家,這在現下是再親不過的親戚,兩家人口不少,足擺了四桌席還坐的滿滿當當。春華樓也是京城極有名的館子,飯菜滋味自不消提,趙老太太親親熱熱的請了親家母魏老太太上座,魏老太太客氣兩遭,實在客氣不過親家老太太,也便上座了。因著晚上要來吃席,她老人家特意在洋氣的了不得的銀灰底小碎花的真絲連衣裙外加了件白色的薄針織小開衫,脖子裡依舊掛著珍珠鏈,鼻樑上架著金絲細邊圓框老花鏡,方便看人。
趙老太太心下說,十年沒見,咋這老婆子這般花哨了。真個老不正經,守寡的老太婆,打扮的比小姑娘都花頭。不過,嘴上是熱絡的寒暄打趣,“唉喲,這要是在外見了,我都不敢認親家母啦。”
魏老太太笑嘻嘻地,“有什麼不敢認的,親家母你眼神兒這麼不好啦,那該去配幅鏡子。”
“這洋物怪貴的,好幾塊錢一幅,我哪裡能跟親家母比,捨不得。”趙老太太說著還有些酸溜溜,也不知怎麼回事,她過日子明明比這婆子節儉一百倍,偏生總是差這婆子一頭,想起這事兒就叫人上火。不過,今日趙老太太另有所謀,待魏老太太格外客氣,只是言語間難免有幾分酸味兒。
魏老太太卻是個最愛看人發酸的,嘻嘻一笑,“親家母你就是瞎節省,聽說你家現在還捨不得用電哪,哎喲,家裡金滿屋銀滿屋的,硬是捨不得花用。要我說,你那眼不成,就是被油燈燻的。我不是,我有錢就用。反正有兒子哪,怕啥呀。你說,你這滿屋子錢不花,以後還能帶棺材裡去?你就是這點兒想不通。”
魏老太太笑話了一回趙老太太,趙老太太哪裡能認自己有那許多錢,硬說自己窮極了。倆老太太一番言語上的較量後,趙老太太給魏老太太介紹了自己二兒子家的孩子們,魏老太太心裡早劃拉著哪,趙家二房也娶了兒媳婦有了孫子,那小媳婦帶著孩子過來問好,魏老太太打眼一瞧,見不論相貌還是氣派都不如自己倆外孫媳,心下悄悄得瑟了一回,從自己的銀色手包裡拿出個小小的紅布包,給了那小媳婦,說是見面禮,又給了那孩子一份兒。
這是應當的,魏趙兩家既是親家,晚輩第一次拜見,就得有這麼一道。不過,在這一點上,魏家一點兒沒吃虧,因為趙家二房也就一個兒子娶了媳婦生了孩子,魏年魏銀年紀輕,孩子年紀也小,但除了魏心,魏宇魏宏薛懷薛佳,以及被媽媽抱在懷裡的四寶兒,都是頭一回見趙家長輩,於是都要過來給趙家老太太老太爺看一看,這也是頭一遭見,於是,一人一份兒。魏老太太給出去兩份兒,得回五份兒,所以淨賺三份兒。
這是在魏老太太為數不多的送禮生涯中有賺的時候啊,得意的一張老臉笑成個菊花樣,直與趙老太太道,“我們在國外那宅子風水好,您是不曉得,我們老二家的自到了美國,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