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2/4 頁)
慮。”
趙氏聽了皇貴妃的話,有些訕訕地,看著皇貴妃笑道:“娘娘能這樣想,臣婦望塵莫及。”臉上一股隱憂揮之不去。
皇貴妃指了指趙氏身旁楠木小高几上的宮樣點心,道:“安人別拘束,用些小點心吧。”
趙氏謝了皇貴妃,伸出手指拈了一塊海棠花樣式的小點心,放進嘴裡,慢慢抿著吃了,又喝了一點清茶,漱了口。那清茶不過是中等的惠安茶,趙氏在家裡喝得都比這個好,眉頭不由輕輕皺了皺。
皇貴妃的臉龐雖然側著望向崇華殿西面的窗欞處,眼角卻仔細留意著趙氏的一舉一動,和她的神情變化。
看見趙氏對著清茶微微皺眉,皇貴妃微微一笑,回頭看向趙氏,道:“安人有心。代本宮多謝歐陽大人的盛情。本宮這裡不比皇后娘娘,更比不上新晉的那些貴人們。”暗示不用在她這裡浪費時間了。
趙氏眉梢輕挑,微微有些動容,很快又收斂神情,笑著對皇貴妃道:“娘娘既如此說,臣婦就依言轉告夫君了。”
皇貴妃語重心長地道:“妻賢夫禍少。安人這樣賢惠得體,大度通容,定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男人在外面做大事,有些小事情想不通,安人就該多多解釋才是。若是一味順著他們,惹了不該惹的人,豈不是禍及自身,殃及一家大小?”
趙氏聽了這話,如同尋到了知己,這幾年來一直在心底裡翻騰的話脫口而出:“娘娘真是高見——娘娘您說,那人都死了這麼些年了,一早就跟他沒有任何關聯,他還有什麼值得計較的?說要給人報仇,也不問人願不願意?”
說完這話,趙氏突然捂了嘴,臉如死灰,頹喪地歪在了椅子上,全身如同打擺子一樣,打起哆嗦來。
皇貴妃心裡一沉:果然還是為了裴舒凡。
上一次,裴舒凡活著,歐陽詢對她恨之入骨,投靠了自己,誓要將裴舒凡支援的皇后娘娘和寧遠侯府拉下馬來。
這一次,裴舒凡死了,歐陽詢卻要為她報仇,同樣選擇了投靠自己,依然要將皇后娘娘和寧遠侯府拉下馬來。
哪怕前因都變了,結果居然還是一樣。難道無論怎麼做,怎麼選,上天還是將她往這條路上推?
皇貴妃思緒萬千,卻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安人說得對,家裡人有時候想不開,就要安人多多開導才是。”皇貴妃笑吟吟地勸道。
趙氏的臉色和緩了一些,可還是上下牙齒不斷打架,連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皇貴妃知道這些話大概藏在趙氏心裡很久了,久到一有機會,那些懷疑的種子就蓬勃生長。一見有人跟她意見一致,就忍不住要說出口來。
“安人也要放寬心。橫豎人都死了,人死如燈滅,自然萬事皆了。活著的人還有自己的日子要過,哪會一直將心思放到死人身上?——所以安人也不要太過計較。對男人啊,就跟對小孩子一樣,有時候,就要瞞著哄著,他們的心才會慢慢轉過來。”皇貴妃想起這一家,當年也是因為自己,才被貶為庶民,雖然比鎮國公簡飛揚的下場要好些,可是比起他們以前的境地,還是天差地別。
皇貴妃的話終於讓趙氏聽了進去,她細細琢磨了一番,不再恐懼顫抖,臉上反而露出喜色,站起身對皇貴妃行了大禮,恭恭敬敬地道:“多謝娘娘提點。臣婦知道該怎麼做了。”
皇貴妃意味深長地點點頭,道:“安人要記得,保住歐陽大人,才能保住你們的家,也才能讓聖上和皇后娘娘放心,讓本宮和四皇子無憂無慮。”
趙氏感激地應了聲“是”,再抬起頭的時候,眼角已經有了淚光。
她剛到皇貴妃宮裡的時候,還是一臉的心不甘,情不願。等她離開皇貴妃宮裡的時候,已經是心悅誠服,嘴角微揚,一幅終於想通了的樣子。
皇貴妃看著趙氏遠去的背影,輕輕鬆了一口氣。好在,她不是一個人。好在,還有很多人,不想走以前的路。——這些細微末角的地方,到底本來就是如此,自己以前不過是被權勢迷了眼,沒有真正看清楚呢?還是因為裴舒凡的死,一切都向一個不同的方向發展下去?
趙氏回到家,一臉平靜的將皇貴妃的話,細細地轉述給歐陽詢聽。
歐陽詢雖然面無表情,心裡卻有了些波動。他比裴舒凡大三歲,以前在裴家的家學裡面附學讀書的時候,同裴舒凡有同窗之誼。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對這個比男子還要聰明,還要殺伐決斷的小姑娘上了心。後來裴舒凡到了十歲上頭,不再去家學唸書,歐陽詢便回家求了自己的爹爹,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