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頁)
是贊同的語氣。
範氏宗族的人聞訊,立刻上折彈劾楚皇后在其位不謀其政,致使後宮空虛,不為大齊的江山社稷著想。
楚皇后近日來正在懊惱安郡王如同泥鰍一樣滑不溜手,還沒等她下定決心去傳旨賜妃,安郡王已經請了病假,帶著王妃和世子一起去京城外的莊子上養病去了。
等聖上命內侍過來傳旨申斥她的時候,楚皇后完全不知發生了何事。
聽完整個傳旨,楚皇后不由傻了眼。她同聖上十年患難夫妻,早就習慣了一夫一妻的日子。聖上後來接了以前的太子妃、現在的皇貴妃入宮,還讓皇后心裡咯應了好久,甚至跟聖上鬧過彆扭。還是當時的大嫂裴舒凡看著不對勁,三番五次地勸她,不要跟聖上賭氣,以免把聖上越發推到皇貴妃那邊去了,皇后才忍了下來,同聖上重歸於好。
她從來沒有想過,這個皇宮大內,還會來第三個女人。不,也許不是第三個,還有第四個,第五個,第無數個……
第一百一十三章 選秀 下
範氏皇族宗人府的管事嬤嬤領了旨,罰皇后跪了一天一夜的宗廟,向範氏列祖列宗請罪。跪完宗廟,又讓皇后趕緊著手給聖上選秀。
大齊朝範氏皇族選秀是宗族事務,自有成規。按族規,新皇登基大婚的頭年開始,便要首次選秀,其後每三年選一次,一直到皇帝年滿六十為止。六十之後,皇帝不得再選秀。
選秀之年,文官四品官以上,或者武將伯爵以上的勳貴家裡,凡有年滿十五,尚無婚約的嫡女,都屬候選秀女。若是不願進宮,可到宗人府保備,半年內定好親事就可以正式退選了。有婚約尚未成親的,若是願意參選,也行,但需要辦妥退婚手續,不得上哄下騙,欺瞞朝廷。而且定過婚又退婚參選的,在宗人府也會有記錄。這樣的姑娘進了宮,不會有大的不妥,不過是面子上不好看罷了。另外,每一家裡,只能有一個女兒入宮參選。若是已經有女兒在後宮為后妃,便不再具備參選資格。
這一套繁複的選秀規則,是當年第一代安郡王妃安解語,一手給當時的開國皇帝範繪則定下來的。第一代安郡王妃安解語,是開國皇帝範繪則的親孃。範繪則又是大孝子,唯母命是從,所以在範繪則的強力主導之下,被範氏宗族定為族規。不過規矩是規矩,不遵守的皇帝也大有人在。有過了六十還選秀的昌平帝,也有選過一次,就再也沒有挑過女人的隆慶帝。
整個選秀人員的背景調查,按照範氏宗族的族規,由緹騎獨立完成。所以下面想動手腳的人,就要掂量一下,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可以瞞過無孔不入的緹騎,將不合條件的女子送選上去。一旦查出,當欺君之罪論處,滿門抄斬到不至於,但是滿門打入賤籍是一定的。
大齊朝這麼些年,富貴動人心,自以為聰明,動手腳的人不是沒有。不過無一例外都被緹騎查了出來,好幾家勳貴,都因此被奪了爵,打入賤籍,幾代都不得贖身。
而大齊朝自隆慶帝那年之後,再也沒有選過秀。大齊朝的高官勳貴們,剛剛才從五年前腥風血雨的宮廷政變裡恢復過來,對現在的太平日子還過得心有餘悸,就被這個突然發出的“選秀”的訊息轟得暈頭轉腦,一時滿城皆談選秀。
朝廷很快就正式頒了政令,宣佈了此次選秀的條程。出乎意料的是,宏宣帝親自拔高了選秀的條件。以前是文官四品官以上,勳貴伯爵以上就可。這次改成文官三品官以上,勳貴要侯爵以上的人家才夠資格參選。
大齊朝的官階制度裡,三品大員,是個分水嶺。三品以下的官員眾多,包括許多閒職。而三品和三品以上,卻都是位高權重的官員,或者退養下來,在朝堂上依然有影響力的官員,為數不多。
此令一出,有資格參選的十五歲以上嫡女立時便少了一大半。而到了十五歲還未定親的高門嫡女也不多,不過好在可以退婚,於是夠候選資格的高門嫡女裡面,最近退婚的也不少。也有少數人家,心疼自家的女兒,不想拿女兒的終身去換那場鏡花水月的富貴前程,便趕緊物色人選,要給女兒在半年內定親。
寧遠侯府這邊先得到皇后被罰跪宗廟的訊息,緊接著又聽說聖上頒詔令,大肆選秀。這兩個訊息接踵而至,將寧遠侯府的眾人擊昏了頭。——這二姑娘楚中玉還沒送進安郡王府呢,可別把皇后先摺進去了!
太夫人一心急,先把楚中玉叫過來罵了一頓。又聽老大楚華謹說,此事是裴太傅上的摺子,將裴舒芬也叫來罵了一頓,說她出得好主意,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以前皇后只用應付皇貴妃一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