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好在那兩個侍衛沒有阻攔我。寺裡的茶盞比不得宮中的精緻小巧,這一盞茶如果是我怕是需要好些時間才能飲盡。而這位先生卻險些捧著壺喝起來。他一手執杯一手執壺,兩手動作交替迅速卻又穩當。
過了許久,他才放下茶杯,哈哈大笑起來:“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貧道靜修。”
靜以修身,聽著倒也像是個化外之人。雖然他並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但不知為何在他開口的瞬間我便已經認定這樣不羈之人必然有其所長。況且這“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一句,便是出自諸葛子的《誡子書》一文。要說到這位諸葛孔明先生,那也是名留青史的能臣賢相。至於那膾炙人口的三顧茅廬、隆中之對更是成為傳世佳話。
雖然不知道是否整個南殷都是如此,但前些日子與柴秀的相處讓我知道我家的公主是真的求賢若渴。不管如何,相遇即是緣。我朝他拱手:“原來是靜修先生。倒是小子唐突,叨擾了先生。”
靜修的手縮在寬大的道袍裡,眼睛一眯:“哪裡哪裡,貧道所習之道,乃順應天地。只可惜貧道雖身在紅塵之外,卻免不得受五穀輪迴之苦。今日若非小兄弟搭救,貧道怕是就要去見祖師爺了。”
“先生是修道之人,何以會出現在佛緣之地?”我心生好奇,覺得這位先生挺有意思。
“貧道是追著一隻鳥兒來的。誰知樹杈凌弱,盛不住貧道重量。”
“追、鳥?”一個道士,追鳥做什麼?總不能……
“自然是果腹。”
“……”當我聽到這個答案,已經不知作何表情,“先生、先生果然與眾不同。”
“哪裡哪裡。小兄弟謬讚。只是,小兄弟這可有吃食?”靜修先生又說道,“若能打賞些給貧道那就好了。”
“有是有,但是在這寺廟之中,只有素食。”我已經不想追問為啥修道之人又是殺生又不忌葷腥了。在大殷皇家的泰恩寺里居然混進了這樣一個道士,也不知是福是禍。該不該,先將此事告知長公主殿下呢?
“素食……也罷,素食便素食吧。”他似乎有些失望,但或許想著有總好過沒有倒也不曾真的拒絕。
而後靜修先生在我這梳洗了一番,將那一頭亂髮用木簪子束了起來——髮型並不曾擾亂我的判斷,這位先生的臉是真的很長。
靜修先生吃飽喝足,感慨道:“貧道已經十天未曾進食,若不是小兄弟相救,怕是凶多吉少。”
這得是多落魄。據我所知,我大殷的修道之人多是在東南方的玉龍山上,尤其以清虛觀最為出名。相傳修道之人多仙風道骨——我是不知那仙氣是何物,像我這等凡夫俗子知道的也只能是些世俗之物。但人物如靜修先生,如果有誰告訴我他是仙人,我是打死也不願相信的。
“先生何以落魄至此?”於是我問道,“據小可所知,朝廷向來尊重百家之言,從來不曾打壓過任何教派。”
靜修有些不好意思地呵呵笑起來:“貧道幼時為了活命上了玉龍山討口飯吃。山上雖然清苦,倒也安靜祥和。只是後來貧道犯了些事,不得已下了山。”
“犯、犯了事?”我一時反應不過來。原來修道之人的經歷竟是如此坎坷卻又平常。只是,犯了事?在他說出這句的那一刻,我的心裡有那麼一瞬間生出些擔心。這位先生其實還挺有意思,可要真是犯了大事,我是抓還是不抓呢?
“我偷吃了師叔的女兒靜榮小師妹養的小麻雀。”壓低聲音,靜修笑眯眯說道。他面上的神采是意氣風發,就好像自己做了一件多麼不得了的大事一般。
我不知道我現在到底該用什麼表情來面對他,只好咧開嘴一笑。
“修道者,何必在乎那身外之物、身後之名。”靜修搖著頭,一筷子夾走了半盤青菜。他大口的咀嚼著,菜汁還留在嘴角,嘴裡卻還在嘟囔:“修行修的是心境。”
“如先生這般的人並不多。”我笑,舉起茶杯,“今日能認識先生真是小可之福。小可衛錦兮,見過先生。”
靜修聽到我的話,卻始勁兒咳嗽起來。他奪過我手裡的茶杯一飲而盡,漲紅著臉、喘著氣驚奇地看著我:“衛錦兮?駙馬爺?”
“先生知道我。”我笑,越發覺得這位先生純真起來。
“就前陣子那事兒,誰還能不知道衛駙馬呢。難怪師父說我下山是為了遇貴人……”靜修喃喃自語,卻歪著頭問我,“駙馬爺怎麼出現在這裡?難道是看破紅塵了?”
“不,我是隨秀……隨長公主殿下來的。”沒想到我和公主那點破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