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回事。這些都說明
鳳身上也吸取了龍的東西,鳳性中也有龍性。
龍和鳳的互相吸取,反映著龍鳳崇拜的交融互滲。就像世間男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樣(所謂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龍和鳳也
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龍有種種神性,這些神性要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就是力,力量的力力度的力。
鳳也有種種神性,這些神性也可以歸結成一個字:美,美好的美,美麗的美。
龍是力量的象徵,鳳是美麗的象徵。龍和鳳的結合,是力和美的結合;龍和鳳的對應,是力和美的對應。
沒有鳳,龍就是孤單的龍;沒有龍,鳳就是悽清的鳳。龍因力而生,鳳因美而活。龍的力為鳳的美提供著支撐和歸宿,鳳的美為
龍的力提供了目標,增添著特別迷人的風情。(龐進)
龍是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霧、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是古代先民思維能力
和審美意識的結晶。經過七八千年的演進,龍在傳統文化符號中已居於首要位置,成為中華民族的圖章、徽記和象徵。龍文化的形成
過程,與中華民族的多元融合的過程同一。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龍或作為開天劈地的創生神,與盤古齊名;或積極參與了伏羲
女媧的婚配,從而繁衍了人類;或幫助黃帝取得了統一戰爭的勝利;或協助夏禹治理洪水,為千秋萬代造福。因此,所有的炎黃子孫
、華夏兒女,都領受過龍的福祉,都可謂龍的傳人。作為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參與者和見證物,中國龍的精神也就是團結凝聚的精神;
同時,龍又是水神,普降甘霖、司水理水是龍的天職,因此,龍的精神,也就是造福人類的精神;進入現代社會後,龍逐漸由神物演
變為吉祥物,作為吉祥物,龍有騰飛、振奮、開拓、變化等寓意,因此,龍的精神,也就是奮發開拓的精神。中華大地是龍的故鄉、
龍的家園。龍文化廣泛地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管是工藝美術、建築名勝、歌舞影視,還是歲時節令、婚喪禮儀、服飾冠履
,龍都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以盤旋、騰躍、奮飛等多種形式,佔據著醒目的位置,體現著不可或缺的文化蘊涵。人們讀龍書,演龍
戲,唱龍歌,跳龍舞,栽龍樹,養龍花,吃龍菜,喝龍茶,以龍為名;說龍,寫龍,畫龍,雕龍,舞龍,賞龍,立志成龍。處處有龍
,時時見龍,那裡有華人,那裡就有龍。作為影響深遠的文化現象,龍是引人注目的,其重要位置是顯而易見的。公元2000年,也就
是世紀之交,正好是中華民族的“千禧龍年”。巨龍看飛,龍兆祥瑞,屆時,必將會有一個研究、弘揚、介紹龍文化的熱潮在中國大
地出現。
龍起源之眾說紛紜和世界上許多文化現象都伴隨著許多謎團,因而也就有許多種不同的文化闡釋一樣,中國龍就是結構、交融在
宏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的一個大謎。其奇譎怪異的形態,多維善變的神性,深邃豐富的蘊涵,從古到今,一再地吸引著海內外眾多學
者關注的目光。
不錯,龍常常被作為我們這個民族的象徵物,出現在人們目力所及的地方,建築物上刻它塑它,工藝品上鏤它繪它,影視戲曲裡
演它唱它;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三千六百個門類,九萬九千九百座名勝:時時處處都能見到它那或嬉笑,或
和悅,或怖怒的容顏,和那或盤旋,或騰躍,或奮飛的身影。
龍的狀貌也接近於完美了:聳一對鹿角,乍一雙牛耳;圓睜著或楚楚流情的兔目,或燁燁噴火的虎眼;獅鼻隆挺,驢嘴大張;馬
齒列列,獠牙赫赫;蛇軀宛轉著悠長,魚尾搖擺著活潑;鬚髯飄飄帶風,鱗鰭閃閃有光;鷲趾獰厲,鷹爪勇猛……
如此這般的形態,你在生物界裡是找不到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對應物的,只能分別在一些動物身上找到“零部件”。既然大自然
裡沒有,就只好以“神物”稱之了,那麼,這種神物是怎麼產生的呢?它的本質是什麼呢?
從本世紀初到現在,面世的有關龍的起源和本質的論著、論文已超過百餘種,觀點五花八門,莫衷一是。這裡我們不妨作一簡要
的介紹——神異動物說這是以《辭源》和《辭海》為代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