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對方反駁說:“否!楚若立新王,我們就可與之討價還價:如割讓淮北,我們可替你殺掉太子橫,否則我們將立太子橫為楚王。”
齊閔王權衡了半天,還是不敢做得太黑,於是把太子橫還給了楚國。
太子橫回到楚國後,成了新君,是為楚頃襄王。
楚國新君既立,也就不怕他秦國要挾了,馬上派人去通知秦國:楚懷王在被扣期間所答應的一切條件,全部無效。
楚懷王,這個超級籌碼的分量,也隨之全部失效。
倒黴透頂的楚懷王,在秦國苦捱了兩年,居然找了個機會,逃脫了囚禁,準備潛回楚國。
秦國方面立刻派人在各個通向楚國的通道上攔截。懷王無奈,只好繞道趙國返回故國,可是趙武靈王已不在世,新即位的趙惠文王不知出於什麼考慮,不同意接納楚懷王。
懷王只得轉向魏國,就在赴魏國的途中,被秦軍追上,押往咸陽。他最後的日子,只能是以淚洗面,悔恨不已,不久便鬱鬱而終。
秦國見這事情再也做不了什麼文章了,就把懷王的屍體送還給了楚國。
楚懷王之死,使天下震動,各國諸侯紛紛譴責秦國的無義,楚國軍民更是悲憤萬分。懷王不幸,魂歸故里,百姓都列隊哭迎,史載“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據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就是打這之後流傳開來的。
秦楚兩國,本是累世的姻親,此時完全斷絕了邦交。
第十六章堂堂大秦被趙國涮了一道(1)
秦國見“楚懷王”事件犯了眾怒,只好暫避鋒芒,放緩了對楚國的逼迫,而轉過頭來,對東方的韓、魏發起了密集而凌厲的攻勢。
秦昭襄王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94年,是秦國崛起史上值得記憶的一年。從這年起,秦國連續5年對韓、魏出手,攻城略地。其中以昭襄王十四年發起的伊闕之戰最為激烈,名將白起率秦軍大破韓魏聯軍,斬首24萬,俘虜韓軍主帥公孫喜,連下五座城邑。
從這一時期起,秦國對六國用兵的規模驟然加大,戰爭烈度遠超過從前。
韓、魏兩國元氣大傷,無力招架。魏國更是獻出安邑(今山西夏縣)以求和。自此,秦國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河東也牢牢地站住了腳。
秦國對韓、魏兩國無所顧忌地欺凌,惹惱了“三晉”中的另外一個——趙國。
在昭襄王執政的初期,趙國國君是著名的改革家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先前曾多次聯合韓、魏攻秦,但屢戰不勝,為此大受刺激,遂提倡“胡服騎射”,銳意革新,使趙國的戰力大大增強。
即便如此,趙武靈王也並未輕易用兵。在此後的很長時期裡,趙與秦一直保持著良好關係。後來趙武靈王又力主護送秦太子稷(即昭襄王)回國即位,兩國關係就更加友好。
趙武靈王去世後,繼位者為趙惠文王。趙惠文王對局勢做了新的判斷,重用奉陽君李兌,對秦採取了強硬態度。韓、魏在節節敗退之時,自然都將趙國視為強大的後援。
約在昭襄王十九年時,由李兌首倡,糾合五國聯軍,共同伐秦。可惜聯軍貌合神離,紛爭不休,結果進兵到成皋,便無功而返。
五國諸侯裡的齊閔王,在這次出兵時表現最不積極。秦國探知這一情況後,立刻對齊國採取了別樣政策,派相國魏冉出使齊國,給齊閔王送去了一份超級大禮包——建議秦、齊兩國的國君同時稱帝。
所謂稱帝,就是要超出“王”一頭,顯示其霸權之國的地位。
戰國七雄到了這一階段,也只有秦、齊兩國卓爾不群,齊有這個資本。稱帝雖是僭越之舉,但總守著規矩不變,經年累月的打拼又有何意義?
齊閔王聞言大喜,樂得接過這頂帽子,於是同意了。
秦昭襄王見齊閔王上鉤,就在這一年,先自稱為西帝,並尊齊閔王為東帝。
送給齊閔王這個大禮包,暗含的動機有二:一是,犯規的事要拉著齊國一塊兒來幹,以減輕輿論壓力;二是,以此作為交換條件,拉攏齊國一起對付趙國。
這個訊息一公佈,天下譁然。六國的有識之士都看出勢頭不對,合縱呼聲頓然高漲,策士們紛紛遊說各國抗秦。
齊閔王一時沒想那麼多,只想著早點戴上東帝冠冕,也好流芳百世。
就在這時候,有策士給他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於是,一場牽動天下人目光的“政治小品”就開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