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袁希洛就曾經自己掏腰包去通電罵孫傳芳,不過那只是偶一為之。唯獨這位老先生,發通電如同吃飯喝水,頗有些“有意見要通電,沒有意見製造意見也要通電”的精神頭兒。甚至袁世凱提出祭祀孔子的時候,他也要發封電報給黎元洪和段祺瑞,提出祭孔一定要行跪拜禮,喊出“中國人不拜天、又不拜孔,留此膝何用”的論調。
康聖人發不起全國通電,他的“通電”一般只拍給幾家大的報社,過過嘴癮。即便如此,他一年下來通電的費用也得1000多銀元,作為個人用度,數字相當可觀。
電報是概不賒欠的行當,要求真金白銀,現場付訖。康聖人一不辦報,二不經商,三無大宗贊助(只有憲政黨偶爾能發些補貼),經濟來源本來不豐,動輒通電的習慣再加上他那五房妻妾與門下食客的開銷,日子過得頗為拮据。
為了解決生活問題,讓自己自由地發通電玩兒,這位康聖人只好放下聖人的身段,賣文為生。好在“康有為”這三個字是金字招牌,求字求畫的人絡繹不絕。後來康聖人猶嫌收入不夠,還紆貴降尊去報紙上和全國各大書店打出廣告,上書“康南海先生鬻書潤例告白”,公開叫賣,也算是民國奇景。有時候業務太忙,他甚至還找自己學生來幫忙當槍手,後來有人覺察到其中有偽,但這偽的比真的還好,一打聽那學生名字,叫劉海粟……
發通電的癮頭兒到了這程度,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可惜康聖人那會兒早沒了在前清的風頭,他發的通電於時局輿論無關痛癢,最多隻作茶餘飯後一段軼事,嘆一句“老夫聊發少年狂”而已。一直到宣統復辟的時候。他才真正過上了一次久違的全國通電癮。
辮子兵進了北京以後,康聖人大喜過望,急巴巴化裝成農民潛入北京“勤王”。溥儀迴鑾,總得昭告天下,清室便請這位“弼德院副院長”草擬一份通電,詔告全國各省、各報館、各外國使館。這次有張勳買單,無金錢之困,康聖人抖擻精神,一氣寫了2000多字,名列民國通電第二長篇幅。
這份通電是篇奇文,它最著名的兩個特點是:行文上辭藻斐然,邏輯上胡說八道。兩者都被康聖人發揮到了極致。比如談到前清覆亡,康聖人說“勸惟治國猶之治病,必先洞其癥結,而後攻達易為功;衛國猶之衛身,必先定其心君,而後清寧可長保”,用的是諸葛亮舌戰張昭那套“人染沉痾,當先用糜粥以飲”的理論,對清季腐朽亂象不置一辭;談到國家體制,他又搬出楊度那一套——“何如摒除黨見,改建一鞏固帝國,以競存於列強之間,此義近為東西各國所主張,全球幾無異議”。尤其是“全球幾無異議”六字,實在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最精彩的一段在這裡:“孝定景皇后(隆裕)寧舍一姓之尊榮,不忍萬民之塗炭……原謂試行共和之後,足以弭亂綏民,今共和已閱六年,而變亂相尋未已,仍以諭旨收回政柄,實與初旨相符。”
被袁世凱整得慘兮兮的隆裕太后,在通電裡儼然成了一位英明神武的國主,中國行民國體制,那是女主深明大義的禪讓詔令;現在看著民主不好,總統無德,女主下一道懿旨就能收回。這份氣度,縱然是唐宗宋祖,也不能比及。
看了這段理直氣壯的言辭,真是讓人五體投地。
令人值得玩味的是,段祺瑞起兵討伐張勳之際,發出數封通電,針對是電進行反擊,文辭犀利無比,直斥張勳“罪浮於董卓,兇甚於朱溫”,作者不是別人,恰好是康有為最得意的學生梁啟超。這師徒二人分處兩端,各執一詞,偏偏都是鴻儒,寫通電寫得無比華麗,成了“張勳復辟”事件中另外一道風景。
梁啟超那時早與老師交惡,這次恪於官方通電限制,他留了幾分口德,只說康有為是被強逼著參與此事云云。梁啟超覺得不夠過癮,於是學老師自己掏腰包發了一封個人通電,毫不客氣地罵康有為是個大言不慚的書生,復辟之亂,概由他起。於是這對晚清最著名一對師徒的緣分,因為這幾封通電而畫上了句號。
康聖人一生髮了無數通電,不過他若自誇我通電發的好,旁邊一位老夫子只怕會笑出聲來。
這位老夫子叫饒漢祥。
饒漢祥跟康聖人相比,通電文采堪堪伯仲之間,但就政治影響力來說,兩者卻是霄壤之別。
原因無他,康有為是自說自話,而饒漢祥卻是一位槍手。這一條名槍一生寫過無數槍稿,所槍之人個個都是歷史舞臺上的名角:黎元洪、袁世凱、郭松齡,幾乎民國每一次發生重大歷史事件,通電背後都有他的身影。
饒漢祥是湖北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