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1。01億之間。每一年,全球至少又有200萬名女性因為性別歧視而消失。
在衣索比亞南部食物緊急救助站的一個13歲女孩。她的母親扎赫拉(右)說,家裡的男性都營養良好。站裡的幾十個孩子裡,幾乎全是女孩,這也反映出在食物緊缺時父母總會優先照顧男孩的現實。由這種性別歧視導致的區別對待,使得全球每年大約有200萬名女孩喪生。
(拍攝:尼可拉斯)
西方國家也有其性別歧視問題,但在富裕國家,性別歧視老是跟薪資不平等、體育隊伍資金不足或是上司不令人喜歡的碰觸有關。而在世界許多地方,性別歧視卻是致命的。比如在印度,母親帶著女兒去接種疫苗的比例少於兒子——光是這一點,就要為印度1/5的失蹤女性負責。研究發現,一般而言,女孩的病情唯有比躺在醫院的男孩還嚴重時,才會被送入醫院。
整體而言,印度1~5歲的女孩跟同年紀的男孩相比,其死亡的可能性多了50%。最保守的估計是,每四分鐘就有一名印度小女孩死於性別歧視。
身材魁梧、留著一臉絡腮鬍的阿富汗人希丹夏曾經這麼跟我們說:他的妻兒都生了病,他要妻兒都存活下來,但是孰輕孰重相當清楚,兒子是必不可少的珍寶,而妻子則是可以被取代的,所以他只給兒子買藥。“她總是大小病不斷,”他冷冷地評論自己的妻子,“幫她買藥不值得。”
現代化及科技的發達,有可能加重這樣的歧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超聲波儀器在醫院普及,孕婦能夠輕易知道胎兒的性別——如果發現是女孩,則會墮胎。在中國福建省,曾有一個農民在談到超聲波時相當激動,咆哮著說:“這樣我們就再也不用生女兒了!”
現在,在中國和印度,為了防止性別選擇性墮胎,醫生及超聲波技術人員被禁止告知孕婦胎兒的性別,然而這個解決辦法並不完善。研究顯示,當父母被禁止選擇性地把女胎墮掉時,就有更多的女孩在嬰兒期夭折。母親不會刻意殺死不得不產下的女嬰,但是在照顧方面卻馬虎草率。布朗大學的發展經濟學家錢楠筠(Nancy Qian)量化了這個折中之道,結果令人心痛:平均而言,允許選擇性墮掉100名女胎,就能避免15名女嬰夭折。
虐待女孩事件的全球統計數字高得令人麻木。看來,過去50年來遭到殺害的女孩,比死於20世紀所有戰爭的男性還多,僅僅因為她們的性別。任何一個十年當中,在常態性的“性別屠殺”中喪命的女孩人數,遠多於20世紀所有大屠殺中慘遭殺害的人數。
19世紀,核心的道德挑戰是奴役制度;20世紀,則是對極權主義的抗爭。我們相信在邁入21世紀後,最重要的道德挑戰將會是全球對性別平等的奮力追求。
拉思再度被賣到泰國妓院後,妓院老闆並沒有毆打她,也沒有時時監控她,兩個月後,她逃了出去,憑自己的力量回到了柬埔寨。
拉思回到祖國後遇到一位社工人員,從而有機會接觸到一個名為“美國柬埔寨援助機構”的團體,該團體幫助遭非法販賣的女孩重建新生活。他們撥出捐贈基金裡的400美元,買了一輛小推車和些許商品送給拉思,就這樣,拉思成了一名街頭小販。
在波貝(Poipet)這個邊界小鎮,拉思在泰國及柬埔寨海關之間的露天場地找到一塊好地方開始了她的生意,這是一塊有足球場大小的長條地帶,兩邊是賣飲料、點心和紀念品的攤位,跨越泰國與柬埔寨邊界的旅客都會經過這裡。拉思在小推車裡擺上琳琅滿目的商品,有襯衫、帽子、珠飾、筆記本、筆及小玩具等。現在,甜美的長相及外向的個性開始發揮作用,她成了銷售力一流的售貨員。她努力攢錢,投資進新貨,生意變得興旺,並有能力贍養父母及照顧兩個妹妹了。她結婚了,育有一子,開始攢錢讓他上學。
2008年,拉思變賣了手推車,頂下一處攤位,後來連隔壁的攤位也盤了下來。她同時經營“公共電話”業務,讓人付費使用她的手機。如今,你要是從泰國進入柬埔寨來到波貝,請在集市中段的左手邊找一找,一名少婦會微笑著跟你打招呼,試著賣給你一頂紀念帽。她會開懷大笑,表示她已經給你優惠價格了。她是如此活潑動人,這筆交易很可能成功。
拉思和兒子在波貝自家店鋪前。
(拍攝:尼可拉斯)
拉思的最終勝利提醒我們:女孩要是得到機會,不管是接受教育還是小額貸款,她們就不只是廉價裝飾或奴隸,她們之中有許多人是能夠經營事業的。請今天就去跟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