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1/4 頁)
就見蔣精忠隨手將茶碗舉起,薄唇輕啟輕輕地吹出一道白氣,那茶杯中沸騰的熱氣被他這麼一吹,飄散的水汽竟然便平靜了下來。
吹過一口後,蔣精忠便輕輕地喝了一口香茗,而杯中的香茗卻早沒有了先前滾燙之勢,漫不經心道:“良門弟子?”
李永華:“沒錯,千歲大人,那女子被屬下擒住的時候,使用的分明是良門的探雲手還有踏雪步,只不過這位姑娘張兩樣功夫似乎練得還不到家。”
蔣精忠笑道:“永華啊,依我看,放眼良門,能夠被你稱作練到家的,恐怕也只有那個被稱作財神的金玉良了吧。”
李永華急忙道:“屬下失言,還請千歲責罰。”
蔣精忠擺手道:“永華啊,你跟著我多久了。”
李永華不知道蔣精忠為什麼突然問起這件事來,想了想回答道:“千歲大人,算上今天,永華跟在您身邊已經有七年六個月零三天了。”
蔣精忠微微閉目,嘆道:“是啊,一轉眼都過了七年了,還是你的記性好,當年的情形你還記得麼?”
李永華當然記得當時的情景,七年前,李永華的整個生命軌跡都因為那一天而發生了改變。
少年時的李永華曾是聞名一時的少俠,更是一位刀法奇才,不過弱冠之年便打敗了許多江湖上成名已久的高手,可以說得上是少年得志意氣風發,被譽為百年難得一見的後起之秀。
就在李永華準備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向一些名動一方的門派幫主挑戰的時候,江湖上突然散出傳言,丐幫幫主施萬家與東廠的一名當權的太監比武結果卻輸給了對方。
自古以來,棲身蒼莽之輩雖然往往生活困苦,卻能隨性而活為心而戰,是你這些綠林英雄江湖好漢們,尤為看不起那些投身公門,甘心成為朝廷鷹犬的習武之人。
更別提投身像是東廠這樣的閹黨勢力,更是會被全天下英雄所鄙夷,施萬家身為丐幫幫主比武卻輸給了一個東廠的太監,無疑是給全天下習武之人抹黑,不但丐幫聲威大挫,而且還激起了許多人對東廠的敵視。
少年李永華聽到這個訊息後想都沒想,便撥馬奔向了順天府,單槍匹馬闖入了東廠衙門。
那時候蔣精忠還不是東廠廠公,但是因為深得當時的長督陳保陳公公的賞識,在東廠之中已經算的上舉足輕重。
李永華夜襲東廠衙門,擊敗了十幾名當時的東廠廠衛後,終於見到了蔣精忠。
誰都不知道當時在東廠衙門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人們唯一知道的是,那時無數英雄豪傑激於義憤,來到順天府東廠衙門挑戰蔣精忠。
卻只有李永華一個人活著從東廠衙門中走了出來,但是本來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李永華,從東廠衙門出來的時候,卻是眉發皆白彷彿一夜之間蒼老了很多。
再之後名噪一時的刀客李永華便在江湖上徹底消失了,而取而代之的是順天府東廠衙門中,蔣精忠蔣公公手下多了一個姓李的死士。
李永華投靠東廠之後,江湖上唾罵之人數不勝數,悲憫之人倒也有一些,而無論如何東廠的勢力卻一日日壯大了起來。
李永華的思緒從七年前慢慢回到了現在,嘆道:“永華當然記得,七年前永華不知天高地厚,支身來到順天府衙門挑戰千歲大人,但是見到大人之後才知道以前的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坐井觀天而已,承蒙千歲大人手下留情,永華才能夠留下一條性命來。”
蔣精忠彷彿也被勾起了七年前的回憶,悠然道:“七年前,本座還沒有登上如今這東廠長督的位子,和丐幫幫主施萬家一戰之後,江湖上前來順天府挑戰本座的浪得虛名之輩多不勝數,這些人大多死在了東廠衙門廠衛的手中。”
說到這裡蔣精忠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白皙細嫩的手上,繼續道“剩下為數不多闖過廠衛攔阻的,也大多死在了本座的手下,唯一例外的便只有永華你一個,你可知道為什麼麼。”
李永華當年意氣風發的殺入順天府東廠衙門,滿心想的都是誅殺蔣精忠揚名四海,但是真見到了蔣精忠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和真正高手之間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毫無還手之力的李永華原本以為定會命喪在這深不見底的東廠衙門之中。
但是蔣精忠最後關頭卻沒有下手殺他,反而攔下了趕到的東廠廠衛,放走了他。
李永華失魂落魄的走出東廠衙門,直到他加入了東廠,直到成為了蔣精忠的手下,七年時間過去了,李永華的功力一年比一年深厚,但是感覺中和蔣精忠的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隨著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