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3/4 頁)
每日能夠果腹便已知足。”
戚繼光揮手道:“谷幫主太過客氣了,丐幫弟子遍佈四海,總數不下百萬之眾,若不是因為連年內部動盪,只怕依舊是如今的正道魁首領袖群雄,只可惜上代幫主施萬家雖然武藝高強卻有些仁心太過,以至於官丐為禍。”
“某聽聞谷幫主有勇有謀,如今執掌丐幫定能整飭幫務使得丐幫上下重新團結一心,到時候還希望谷幫主率領一幫之眾能夠為國出力共扛外辱。”
第二十五回 壯懷激烈 二
“某聽新任幫主聞谷幫主有勇有謀,如今有你執掌丐幫,定能整飭幫務使得丐幫上下重新團結一心,到時候還希望谷幫主率領一幫之眾能夠為國出力共扛外辱。”
谷有道正色道:“戚將軍請放心,國家危亡匹夫有責,谷某等人雖然身為草莽卻也有一顆灼灼愛國之心。”
戚繼光笑道:“就憑谷幫主這一句話,戚某人就得敬你一杯。”說著起身敬酒,谷有道不敢怠慢也站起身滿飲了。
戚繼光這才轉頭看向了張敬修,問道:“這位便是敬修賢侄吧。”
張敬修急忙起身恭敬道:“罪民張敬修見過戚將軍。”
戚繼光趕忙將張敬修扶起,有些薄怒道:“賢侄快快請起,你又何罪之有,令尊張大人為國操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哪成想死後卻遭奸黨栽贓誣衊,張大人不但對我有知遇之恩,對其品性我更是百般敬仰,只恨大人病逝之時戚某人正在北疆征戰,聽聞大人遭汙後,某曾聯名諸位朝中忠義上表,只可惜聖上被奸黨所誤聽信讒言,這一次若不是谷幫主等人出手,竟然連敬修賢侄你都要被他們害了,戚某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再坐視不管了,賢侄且放心,只要你人在廣東,那些閹黨惡賊休想動你分毫。”
張敬修感激道:“早年敬修就常聽父親提起,戚將軍不但能征善戰,更是為人忠勇俠骨仁心,今日得見才知父親所言不虛,只是此次敬修犯下了滔天罪愆,滯留於此怕是要給叔父惹下麻煩。”
戚繼光低喝道:“賢侄此言差矣,張大人蒙冤受屈只是因為奸黨進讒矇蔽聖聽,善惡到頭終有報總有撥雲見日的一天,蔣精忠這廝竟然矯詔殺你,難道你還能坐以待斃不成,帶我上表朝廷向聖上述說原委,定能還賢侄你還有張大人一個清白。”
谷有道和齊谷明等人面面相覷,且不說那蔣精忠是否矯詔,單論丐幫方百歲等人劫法場將張敬修救出,張敬修已經犯下了重罪,更何況神宗朱翊鈞即便是知道自己屈了張居正,可是歷朝天子又有幾個能夠罪己的,若是為張居正平反豈不是自承昏聵之名。
但是他們心中的這些話卻是不能說與戚繼光知曉的,這位將軍能征善戰忠君愛國之名世所熟知,在他心中該除掉的只是蔣精忠這些矇蔽聖聽的閹黨奸臣,而天子朱翊鈞是萬萬不會有絲毫冒犯之心的。
谷有道只得站出身來,拱手道:“戚將軍好意谷某代張公子謝過了,雖然廣東一地有戚將軍統領全域性,但是蔣精忠也萬萬不會善罷甘休,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即便不能明著追捕,暗地裡也必定派遣大批殺手前來暗殺張公子,戚將軍能夠護住張公子一時,卻也未必能夠護的住他一世。”
戚繼光知道谷有道說的在理,更何況自打首輔張居正病逝,朝廷政務已經完完全全落入了奸黨手中,奸黨以天子之名號令天下,就連戚繼光說實話也是處處受制,否則也不會從北疆被調往廣東,除非他明著造反,否則終須要依皇命而行,至於上表能否為張居正和張敬修平反,戚繼光心中也殊無把握,甚至說他的奏章能否被抵到萬曆皇上的面前都未可知。
想到此時大明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自己一介武夫雖然能夠守衛一方,卻終究沒有能力救天下於水火,不禁仰天長嘆,頓有英雄氣短之感,長吁一口氣問道:“無論如何如今的廣東還是戚某人說的算,也只有在這裡閹黨才不敢太過放肆,又或者說谷幫主您有什麼良方?”
谷有道苦笑道:“戚將軍言重了,谷某能有什麼良方,此時閹黨勢大,九州雖廣卻也沒有多少淨土,我等是準備送張公子出海遠避海外。”
戚繼光沉吟片刻道:“谷幫主這個考慮也不失是一個法子,卻不知準備將張賢侄送往何處?”
谷有道卻是沒有直接回答,反是道:“西南海國蠻化未開不可久居,扶桑國夷人兇殘也非良居,也只有琉球一地教化有方,奸黨的觸角也未及此,實為上上之選。”
戚繼光撫須頷首:“戚某人也曾聽聞過琉球這個地方,物產倒也豐富百姓富足安居,只是不知道張賢侄以為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