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部分(第3/4 頁)
自然是無上良策,只可惜禪修之道,著實艱難,萬中無人,以昊天仙修百萬之眾,也不過一千禪修罷了,原承天此策,著實是空乏之極。
好在五越雖與原承天初識,但以其無上禪心識人,卻知原承天並非好為大言者,原承天既出此策,必有緣由,便道:“卻不知大修有何妙策,可使天下仙修之士向禪?”
原承天道:“在下近年來苦思不輟,只盼能創制一套心法,雖不能令天下仙修之士盡入禪門,卻可大大減少對仙修資源的依賴,此心法以內心省悟為基,以外物為輔,就算是尋常靈慧者,亦可依法而修。若此法可成,想來昊天千萬年亂局之輪迴,或可稍解。”
五越不由喜動顏色,只因原承天之法,乃是從根源下手,若是此法可成,豈止是一改昊天亂局,簡直就是翻天覆地,改易天地法則。只是他向來穩重之極,聞此無上良策,亦是古井不波,道:“大修若能創此無上心法,實為諸界仙修者之福,卻不知大修此刻,對此心法可有點滴成就?”
原承天道:“在下心中此法只能算是略具規模,若假以十年之期,當有小成,百年之後,或有盼昭行天下。”
也不用諸修相詢,就將心中這套苦心孤詣創制的新法細細道來。
原來觸動原承創此心法根由,固然是因昊天亂局所制,也是對世道人心的深刻反省。
那世人良莠不齊,怎能皆是大德?故而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無論是誰手中有了權柄,自然都會如蘇氏這般,只知巧取豪奪,為自家謀私。
唯有改變仙修法則,才是一改仙修死結的根本。
而原承天這套心法,則是受丹道中虛煉之法的啟發。
那虛煉之法的精要,就在於哪怕缺了某種靈草,只要能深知靈草之性,就可有種種手段,以他物相代。以虛煉之法大而化之,以禪修之道為根本,豈不就是世間善法?
此心法于丹藥之力,法寶之能依賴甚少,雖不能如禪修般自制禪言,卻可啟靈慧,開頓悟,自制法訣妙道,一法通而百法通。
若說這套心法,也並非原承天的心血來潮,其當初在凡界時,就曾耗費心力,替一名無名鬼修新創一套心法,只是那法子只是讓那鬼修可以改易鬼修之道,以向仙修罷了。
如今就此這套心法為基,再製出一套無上心法來,此法若成,無論那修士先前修過何種心法,都可以在不失修為的情形下,再修新法。
若將這新法細細辯來,則是原承天一生玄承之集大成者,其中精深之處,便是以枯木禪師之能,亦是苦思而不得解,唯有五越禪師略知一二罷了。
只是這新法的根基雖是極為艱深,那也是此法新制罷了,假以時日,原承天將這心法屢加改進,化繁為簡,則是通曉如白話一般,又怎能像禪修之道無門可入。但凡有仙基者,皆可修行無誤。
就見那滿座諸多禪修,卻皆無歡喜之色,而是個個神情凝重,如臨大敵一般。剛才除了五越枯木等廖廖數修人,其他修士皆不肯多言,如今卻是人人踴躍,來與原承天問難。那言辭之尖銳,問題之刁鑽,著實令人瞠目結舌,原來那禪修之士,也是可以這般不留情面的。
座中一名無名禪修當即問道:“本禪子觀大修新法,實為仙禪雙修之道,且以禪修為主,仙修為輔。但那禪修之道,重在明悟,而大修新法,不過是以自家參悟之法匯於其中,豈不知禪修之道千變萬化,因人而異,大修此法,恕本禪子不敢苟同。”
原承天肅然揖手,道:“禪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世間法則總是一般,自有那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怎不可以拿來一用?正因那禪修入門之法極難,故而才需化繁為簡,使得人人皆可習之,好比那梵心訣雖只是廖廖數字,但只需口中常誦,便可定心,又何必深究其理?”
另一禪師立起身來,喝道:“縱入禪修之門,又當如何?天下修士靈慧不一,就算勉強得窺禪修門徑,限於自身靈慧,終身亦難寸進,大修豈不是誤人子弟?”
原承天微笑道:“既入門徑,方知天地之寬,到時足下道路便有千條。何況在下心法,將醒魂初心訣匯入其中,此訣但有玄修境界者,皆可修習,一旦修得此訣,靈慧與日俱增,又何愁不能終得大道?”
五越禪師道:“好一個既入門徑,方知天地之寬,大修化繁為簡,引眾生入我禪修之門,固然是無上功德,但世人畏難好簡,諸修就算被引進門來,發現那所修之法,比世間俗學難上百倍,又怎能不知難而退?”
原承天道:“五越禪師之言,直指人心,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